闲人闲语

2019-09-10 07:22:44谢发印
雨露风 2019年1期
关键词:丑小鸭天鹅蜗牛

谢发印

别忘了,你本是天鹅

我们总以《丑小鸭》勉励孩子:要努力,吃得苦中苦,才能取得成功,成为美丽的天鹅。其实,鸭就是鸭,天鹅就是天鹅;鸭通过奋斗变成天鹅,这不是现实,该是一出魔幻,或者一个动听的神话。我想,安徒生要说的是天鹅在鸭圈,它依然是天鹅。

这样,本质就凸现出来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首先强调的都是本质,得是玉,是人,经过打磨、学习,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点石成金”是有名的道术。今天看来,这个神奇的道术并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它就是找到了金矿罢了。但是为了增加其神秘性,得摆出有缘的架势。恕我这样理解缘啊,就是明了事物的本质,如同佛说“明心见性”,仙说“道法自然”。

从玉到器,从愚玩到明理知义,就好比丑小鸭到天鹅,没有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却伴有艰辛和阵痛。纵观历史,历经坎坷,饱经风霜才获得成功者,比比皆是。就说这位《丑小鸭》的作者,当年也被人们认为不适宜写童话,甚至有人讥笑他写童话是一个笑话。

如何面对逆境,才是关键。“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得势与失势并不能代表掌握真理的多寡。但是,我们最容易在得失里迷失自己。

尼采说:“一个人的价值往往是依照其是否对他人有用、有价值,或是否给人伤害评定的。”那么,想想鹤立鸡群,就有意思了。鹤呢,在世人眼中光彩夺目,可在群鸡那里,恐怕不会心生自惭,而是生发出一种对另类、对美的讥笑和仇视。鸡不能允许鹤生活在它們之中。这就是丑小鸭在发现自己是天鹅之前,身处逆境的真正原因。

——劣马驱逐良驹。良驹只要没有在这驱逐里沉沦、被伤害,就终有迈蹄的一天,一骑绝尘。如同童话里的天鹅,展翅的身影光彩耀人。

安徒生在《丑小鸭》里,一直暗示着我们要对自己鼓掌,不需要旁观者的赞赏和喝彩,这便是令人一飞冲天的自信。

别忘了,你本是天鹅。

别忘了,做从未松懈,一直努力奋斗的天鹅。

恃宠而骄

刚黑不久,幼子读唐诗“春光懒困倚微风”。他将

“懒”误读为“赖”。我在一侧作出纠正。他却耍起了无赖:“我明明读的是‘懒’嘛。”他恃宠而骄,变赖为懒,着实令我茫然无措,只得耐着性子陪他再次阅读。

此事,让我感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多么精深的人生修养。即便是已人而立之年的我,面对别人的意见,也难以做到静心分析。“巽与之言,能无说乎,’同批评之声,不以为然,甚至据“理”抗争,这样的行为时常发生。

哎!是不是我影响到了孩子?

孩子是恃宠而骄。我的不以为然或争辩,又把持着什么呢?恐是人格低处的一些东西吧。

近几日朋友圈弥漫着一场争论。争论不可怕,道理越辩越明嘛。不过,作为辩论的有一方,面对批评,好像讲了一些过火的话。

长者常常告诫我们:面对批评,认真听听,不解释就是一种进步。长者就是怕我们面对批评和意见,失了方寸,凭着一时冲动而与前进或提升自己的机会擦肩。只可惜我自己一直没有做到。

幸矣,我没有出名,也没有打算出名。这样,你的意见,或许我还能听进几分。哦,我一直害怕自己某一天为名所累,拉不下脸,恃名而骄,不去听取他人意见。那么,我的过失就像那爬到高处的猴子,自豪地面对众人翘起屁股。

作如是想,趁陪孩子的机会,悄悄给自己补补课。

从蜗牛爬行说开去

朋友从微信上向我推送了一幅图片:蜗牛爬行于水泥路,留下醒目又惊心的印痕。醒目,是图片用了特写,放大并定格于蜗牛爬行在其体液痕迹的前方;惊心,是因为蜗牛这如同自取灭亡的行进,于我心内产生了强悍的冲击感。

想起飞蛾扑火,舍弃安危,只因追求光明。这蜗牛赴途又为哪般?是极度膨胀的欲望,忘却了自己本应生活在叶下草间?还是心存凌云之志,而忘却了自己只有爬行之能?抑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头青,凭着冲动和热血而罔顾生命?……诸般思绪,尽徘徊在不自量力与竭尽全力之间的俗臼。不管怎样,行进都需要力气。

蜗牛这般行进,固然令人动容,但我更向往不疾不速的从容。过道的蜗牛恐怕要耗尽一切了。丧失了从容而踏上了路途的蜗牛,可佩服,但绝不能效仿。我想,行人是对“行蜗”不屑一顾的,倘若频频在意,要么另有所托,要么另有所图,譬如寻找人口的美味……

“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诗意的贫穷,隐藏着牢骚,生发出别样的魅力。这穷苦的日子,断然不是诗人的追求;这破败的屋舍,亦不是乐陶之所。

“蜗成字”,蜗牛爬行时体液所留下的痕迹,早已雅称为“蜗篆”。

对于书法,我知之甚少。却观得一同事习篆书的情形:与想象中的肆意挥毫、笔走龙蛇无关,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一丝不苟地推动着柔软的毛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轻重必须拿捏得当,快慢必须始终如一,眼随笔走,心无旁鹜。这样,方能写出匀称的篆字。看来,“蜗篆”这样的称谓应该饱含“辛苦”之意。难怪,有人说,要练好书法,可先写好篆字。这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表述的趋于相同。

其实,蜗牛只有不断爬行才能留下“字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般思潮的影响里,它摒弃花下叶间,踏上水泥路也在情理之中。

现实中,历史上,可总有那么一些人向窄处去,或者向窄处去过。韩愈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说的就是韩愈因上谏阻止迎佛骨,而被贬滴,流放偏远之地。这个结果,以韩愈之才识,及其宦海沉浮之经验,深知有违“上意”的严重后果。即便如此,他仍然不随流俗,也不独善其身,而是以“先忧天下”的胸怀,将个人得失,甚至生死抛置于脑后,蓄意直言。他于仕途,已人窄处;于人格修养,却向高处。

前行吧!如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前进的路上。

看蜗牛爬行图,思起思伏,试作绝句一首,附于此:“自在懒听松,花间仰视蜂。追随豪壮志,汗下进行踪。”

练习游泳的苍蝇

苍蝇的幼虫生活在水里,但它们一旦长出翅膀,就更喜欢空中和陆地,很少再去水里了。这个是我的经验。今日,读一则幽默,印证了我的看法。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顾客指着鸡汤问碗里怎么会有苍蝇,服务员“机智”地回答那是它在练习游泳。这则幽默不长,也不能令人捧腹,但十分滑稽——错误也可以冠冕堂皇。“滑稽是以艺术来解脱荒唐”。尼采如是说。那么荒唐呢?则是丧失仁慈之后,试图将错误力挽至于自己有利的“正确”。

自私,本是见不得天日的;很多时候,我们却把它打扮得花枝招展,用来吸引众人的目光。在得失的权衡里,我们多少次,多長时间把自己装进了“套子”,戴上了面具,用心地做起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戴着假面行走的时候,会不会对练习游泳的苍蝇进行嘲笑、讥讽,或者更进一步的愤怒呢?后退一步,敢不敢?再后退,附和着证明就是在锻炼……作如是想,不禁心悸汗下。为了不至于荒唐,从现在起,我得脱掉所有伪装,做真实的自我。但是,亲们能习惯这种改变吗?

起床

起床,日日行之,本不值得一书。偶生杂思,觉得应论论起床。这杂乱的思绪,源自一篇热文,讲早起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当时读到此处,不禁晒然,这不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翻版嘛。

知易行难。尽管从幼时就熟知那朴实的劝导,但只要稍有闲暇,总喜赖床。一直以来,我认为睡到日上三竿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父母用“太阳照沟子(屁股)”规劝老大不小的我,从来就没有收到成效。睡到自然醒,成为赖床的最佳理由。从未思考过早起的意义,也没有试着让自己早起去多吃几条虫子。“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没的莫强求”,顺其自然,随心自在,多好!

近日,偶翻《论语》,读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方才警觉:赖床,懒之故也,可令人沦陷至朽木之境。顿时心惶惶汗涔涔!

这“昼寝”,定与今日午休相异。卧龙先生就是用午休调整自己精力的高手,午觉方醒,即能赋诗、论天下……合理休息,十分重要。这“昼寝”,不是补足精力的午休,而是同我一样因赖床而生的懒惰。懒惰,才是先贤痛恨的坏习惯。

有人说:上天正在奖励勤奋的人。我追求平凡,但不拒绝奖励。为了得到上天给予的奖励就得有至少一个好习惯。从明天开始,我要早起。父辈说:“三天变个懒人,三年变不成个勤俭人。”看样子,从明天起,得日日坚持早起,得一年四季坚持早起。只有这样,才会在某个清晨,捕捉到类似“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意。

睁眼看着透过窗帘的曦光,习惯了赖床的我,起床居然有点困难。想着早春的微寒,舒适温暖的被窝着实让人迷恋。贪恋舒适,可能是懒的根源。难怪,当年孔子疾呼:“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这不是指责舒适,孔子自己也不践行着“食不厌精,衣不厌细”嘛,这是指责贪恋舒适而生的懒惰。

这般想着,索性掀开被子,一骨碌爬起来,这也没有多难。舒适让自己思想也变得软软的了,经不住一丝丝不如意。记得,老师曾在一个冬日的晨会上,谈到克服来自季节的寒冷,引用了颇具哲理的俗语:“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他就弱。”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弹簧一直潜伏在我内心深处。早起,居然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迈出战胜自己的小小一步!这恐就是收到源于上天的奖励之一吧。

猜你喜欢
丑小鸭天鹅蜗牛
一张图看天鹅奖
丑小鸭的蜕变
快乐语文(2018年25期)2018-10-24 05:39:08
“热跑”天鹅
环球人物(2018年16期)2018-08-22 03:28:44
天鹅之死
《丑小鸭》后传
蜗牛说
小蜗牛
《丑小鸭》续编
小主人报(2016年1期)2016-12-01 06:23:08
蜗牛(共3则)
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