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019-09-10 18:13:03吕美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结合课外阅读

吕美红

摘 要:叶圣陶说:“文学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它容纳下去,完全消化了,化为我们的营养料,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因此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用心体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收集材料和总结,才能厚积薄发,文思泉涌,挥笔自如。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外;阅读;结合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让老师头疼,让孩子困惑的无疑是作文,一个班几十号孩子,给一篇题目能短时间顺利完成,并能看得上眼的作文寥寥无几。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开始咬笔杆,憋了半天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存在着“无话可写”、“言之无物”、语句不通顺、没有新意、写作思路不清晰,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写作中等现象,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这也就导致了语文老师在对学生的作文审阅过程中没有耐心,在面对所有作文都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予以改正。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对小学生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对写作方面的兴趣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使得学生在作文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写作文的情况发生。这些原因虽客观存在,但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

二、作文教学与课文阅读要紧密地结合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正确引导小学生由“启蒙性作文”向“创造性作文”过渡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一味地、教条地进行作文教学,而忽视了它的纵向结合,学生可能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会受到创作思维的束缚,很难妙笔生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把作文教学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书看得多了,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正是阅读积累的重要,有了这些较为活性化的知识积累,在以后的作文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应用到文章内,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更好地扩展了学生的写作视野,极为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在写作文方面的创新能力,使其所写的作文是自己用心之后的成果,强化学生对写作文的适应度。通过这种课外阅读极为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库,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更为了解写作文的整体流程。用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小学生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就有效地锻炼了他自身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后期的语文作文学习上是有极大帮助的。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作文写作,加强了学生对文字的组织水平,解决了一些如语句不通顺的写作问题,极为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老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课外阅读的重要,所以平时在这方面注重培养,尤其是现在一手带的四年级,从一年开始,就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现在我已经尝到了收获果实的甜蜜,虽然只四年级,班级有好几个学生已经发表文章并获各类征文大奖。那么如何让学生搞好阅读呢?我主要抓了四点: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海是一座光辉的圣殿,老师要引领学生走进这座圣殿的大门,开启智慧之旅。首先,开始时要保证学生有选择的自主权,不能硬性规定学生读什么书,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兴趣去读,只要内容健康就可以。其次要根据学生天真、好奇、上进心强的特点,利用课外活动在班里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汇报等活动,并及时评出优秀个人。为了激发他们的读书动力,我给坚持每个星期总结,每月进行表奖,为此还专门读书的孩子量身定做奖杯。通过这些形式既发现、培养、宣传了在阅读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又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体验后,就要对他们读的书,进行要求和选择,让他们有目的有选择的去选择书看,这样从书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2.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中,我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精读、泛读、浏览三种阅读的方法。“精读”法,就是精心、精细、精确地读。要求学生“字求其训,句求其意,章求其旨”。对于书中的精华部分,要烂熟于口,精熟于心。“泛读”法即粗泛地读。对量大的一般性书籍,采用此法,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加信息以丰富知识。“浏览”法,其要旨是“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可以看目录,读前言,阅后记。兴之所至,随意翻之。在浏览中,新的信息不断增加,储存和积累,形成粗略印象,到用时可以信手拈来,任我驱遣。经过一年多课外阅读的实践训练,我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不同的素材,不同的章节灵活运用阅读的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养成阅读习惯就是要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所以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老师家长督促。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我每天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读书半小时以上,看够时间微信打卡,自从实施以来,家长大力支持,现在读书习惯已经养成,班级有些学生读书已为生活的一部分,初步形成别人教我读为“我要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艺术享受。

4、勤于积累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的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把看书的心得随时记录,好词佳句随时摘抄,这样积累达到一定量,作文自然会提高。积累除了记在本子上,还有就是要背下来,积累在脑子里。尤其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是積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三、课外阅读是作文教学提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生习作质量的提高是在强化学生写作基础训练、逻辑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而习作质量的高低,都决定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微妙关系。陆游说“汝果要作诗,功夫在诗外,”由此可见,学生只有阅读面广,才能知识面广,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词汇和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并在写作中恰如其分的加以运用,所写的文章,才能做到言之有物,点笔精当,词文并茂;言之有序,详略得当,泾渭分明;也才能做到言之有趣,情深意笃,生动感人。

四、课外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助力器”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了自己的写作语言,提高了自己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孩子一生的生存技能。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写作实践中,感受到了自身的写作才能和人生价值。写作兴趣随着阅读兴趣的提高而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对写作水平的提升加注了一定的助推力,具备“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最能体现语文能力的两大重要板块。作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犹如水与源、树与根之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在写作教学中,提倡读写并重,找准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实现以读促写,读写同步提高。只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用之得法,试之得当,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何愁落笔不会惊风雨,诗成不会泣鬼神?

猜你喜欢
结合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1:12
探究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的结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