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曦
【摘要】 本文根据“题组内化法”的创新背景及学生学习中易产生的某些学习现象进行简要的探究,从而揭示了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有效作用。根据一些课堂实例,对此方法的几点注意事项进行了概述。关于数学教学中“题组内化法”的特殊教学方法,其研究的原因是什么,其特殊之处在何,其重要性又有什么,它能为学生学习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下文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
【关键词】 中职数学 题组内化法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27-02
0
引言
中职数学科目是广东省高职高考三科里最易拉开分差的科目,中职学校里甚至流传着“夺数学者夺天下”的谐语,中职数学知识也较为繁杂,重点知识十分多,例如函数、向量、数列、解析几何、等等,都是中职数学学习内容中重要的板块。
一、简述“题组内化法”相关含义
题组内化法是针对部分学生似懂非懂的学习情况而研究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且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这种学习弊端,并且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中感受到独特的数学文化熏陶。
(一)研究“题组内化法”的原因及背景
对于中职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普遍现象,“题组内化法”可以有效的针对性解决这种问题。许多中职生学习数学时,普遍存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现象。比如上课时所讲的例题,当堂非常通透,但课后再留相关练习题,就会出错,指导教师稍稍点拨,学生又懂了,可再做题又会出错,如此反反复复,指导教师也无法确定学生是会还是不会,怎么指导好像也找不到针对性,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困惑点,学生也无法明确自己的困惑之处。中职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难点多、重点多,所以指导过程中,教师可能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先进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并制定了独特的“题组内化法”的这一科学化教学方案,为不知其数的学生有效的解决了许多学习上的疑难杂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题组内化法”的具体内容
“题组内化法”是指,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再由指导教师将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编成相关题组分发给学习小组,学生根据题组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时,由已知例题1,y=x2-x-2;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小问,如(1)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坐标系,画出定点坐标,求出最值;(2)根据已知条件在坐标系中画出此二次函数图象;(3)根据二次函数求根公式,判断y=0;未知数x是否有解,如果有解解是多少;(4)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当y>0时,x的解集;(5)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当y<0时,x的解集;等等,可将这若干小问按照不同小组的学习能力,调整分发的时间交由学生讨论与学习,这种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式讨论学习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于分组讨论,除根据不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分发不同的学习例题外,还可以稍作变通,在课堂中就一项例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比对各组讨论的结果。例如中职数学学习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用下面题组进行分组讨论学习:
例2,观察下列数组之间的共同性;(1)1,4,7,10,13,16……;(2)3,4,5,6,7,8,9,……;(3)-3,-2,-1,0,1,2,3;(4)2,4,8,16,32,64,128……;(5)5,5,5,5,5,5,5……;学生通过各自讨论研究,就会发现相关结论,指导教师便可就此结论合理的引出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了一些新知识点,指导教师根据实际知识点给予适当的规划,能够让学生更牢记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也会提升对数学的研究兴趣。
(三)“题组内化法”的重要作用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培养了学生出色的自学能力,也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在中职数学学习中,培养了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众所周知,在任何阶段的数学科目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是两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这种分组形式的自我学习中,能够极大地推动学生因思考而对数学科目产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逐渐形成的思维逻辑能力起到引领作用。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分组情况,确定学生“不会、不懂”的地方是什么,避免了无用的指导所浪费的时间,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學生根据分组结成的学习伙伴,在日常学习中也有利于其他科目的成绩提高。这种方法的创新和研究成果,是我国教育部提出新课改后的一大科学化教学成果,对于我国下一代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教育助力,为全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二、“题组内化法”的创新及应用
上述简括了“题组内化法”的产生原因和具体内容,使我们了解了这一创新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重要作用,只有清晰的认识到这一方法产生的背景,才能使指导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应用于课堂中,也使学生更高效的享受于这种科学性强的学习方法之中。
(一)课堂中的实施
在授课前期,指导教师应做足大量的备课工作,对于即将讲授的新课知识理解的要更加通透,除此之外,为学习小组设置的各种类型题也要多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对于学习能力强度不同的学习小组,指导教师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一视同仁,否则就有违“题组内化法”创立的初衷。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分发题目应该调节的是个小组研究的时间,而不是题目的数目,不能因为某一小组的学习能力较低而少分题目,那么学生的学习情况依然不会好转,指导教师只需通过不同题目的谈论时间进行调节,比如这一学习小组对于函数的求解较为擅长,那么就可以相应的缩短某个函数求解小题的讨论时间;或者某一小组对于函数的图像理解力不是很强,那么就可以相应的给这个小组适时的增加一些讨论时间。总之无论怎样都要谨记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学习的一些问题:如新知识不通透、基本功不扎实等等这些学习问题的,而不是刻意的去进行分组比赛的,指导教师应时刻保持这一教学初衷,才能更好的将这个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的中职数学课堂里。
(二)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拒绝题海式学习。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不等于题海战术,许多指导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侧重于题海战术,认为熟能生巧,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不能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但这种方法也绝对不是最为高效的,反而对于一些思维度较活跃的学生而言,这种战术是在浪费有限的学习时间,所以指导教师在应用“题组内化法”时,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摘选典型的例题组,合理的避免题海战术带来的负面效果,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而不是一味的用习题施压。其次,要遵循梯度式学习。就是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小组分发先易后难的例题组,而不是一次性全都分发下去、或者不考虑难易程度混乱搭配,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那么“题组内化法”形同虚设,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本身正确的思维逻辑都变得混乱。最后,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准确的把握教学核心。与前一点的梯度式原则不同的是,这里的循序渐进原则指的是要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在学生分组讨论题组时,首先应讲授一定的知识点,不能为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授课的重要性,拒绝喧宾夺主,才能将方法优势最大化。
(三)四個研究方法
首先,可以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在得到显著效果后进行全校革新。一些新教学方法刚学来时,有些并不适合的细节需要因地制宜的磨合,在试点后方能对自身的基本情况合理地相结合。其次,应做好班级数据对比,根据对比情况,再结合班级的特殊情况进行稍稍的改动。再次,指导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教学心得,相互吸取经验并彼此指出应用时的不足,才能对教育方法有更正确的认知。最后,指导教师应每隔一个阶段做一些有实际效用的教学报告,根据每一阶段的经验做出总结,并合理的改良。拒绝生硬的方法套用,所有教学方法都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动,这样才能更高效的发挥出“题组内化法”教学的最大成果。
结束语
中职是培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摇篮,而中职数学作为主要科目之一,更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科学化的方法指导,而教师作为新一代人才的培育者,更应不断学习新的有效教育方法,题组式教学,将数学知识具体化,感性化;通过一系列的题组,又使知识系统化。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益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良好。让学生在“题组内化法”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根基。
[ 参 考 文 献 ]
[1]李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J].林区教学,2019(04):86-87.
[2]苏银彩.全国卷下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例析——高中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234-235.
[3]梁志红.从高考数学应用题变化规律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62.
[4]殷木森,曹捍东.“题组化教学”在高三复习课中的应用——以“函数的零点”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25):23-25.
[5]李玉芹.题组模型化教学[J].唐山师专学报,1999(0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