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如何开展的思考

2019-09-10 07:22林艳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对策

林艳玲

【摘要】 文言文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确保文言文教学实效,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教会学生联系生活举一反三,总结文言文的内涵和意思,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就以此为内容对如何开展文言文教学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17-01

0

引言

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和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在平时练习或者是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效果都會相对较差。为了能够缓解这个局面,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文言文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和学习能力,从而奠定中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文言兴趣

1.诵读法

目前能够选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极具时间考验以及世人称赞的名品佳作,所以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都极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忌直接上手,对文言文剖析和解释,而是要鼓励引导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诵读,从每一个字词到段落再到整体,对文言文有一个详尽的、清晰的基础感知为第一要义。学生也会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间感受到文章的调理与脉络。诵读是初中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基础环节,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的内容价值要远远大于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尤其对针对部分诵读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如:《小石潭记》一文,怎样让初中学生从柳宗元身上看到、理解并传承古代圣贤在人生困顿之时“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的高尚品性?

教师可以这样处理:(1)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约15分钟)之后,教师范读。(2)学生交流翻译难点,教师予以点拨,再次诵读全文。(3)师生共同梳理文章思路。(4)教师提问:为什么柳宗元在文章前面部分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然而文章结尾处又不厌其烦地罗列同游者,且都是柳宗元最亲近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5)学生再读文章景物描写的句子,读句子谈理解。

2.拓展法

尽管现代汉语是目前我国交流沟通最为主要的方式,但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文言文学习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文化品质的重要手段。而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蓝本,但教师不应当只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做到适度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好感知到来自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教师可额外进行如《说文解字》等课程。不仅能够更好契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将文言文教学的空间做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更为全面的教学体验。

二、教学中注意主体感知与思考并重

文言文是我国古时最为重要的文化输出表达方式,也是古人思想的重要载体,进行文言文教学最大的价值在于,借助文言文的载体能够将我国五千年以来的思想文化进行传承,并且能够更好发扬光大。因此,固然文言文的字词解释、行文结构十分重要,但教师最为重要的内涵在于帮助学生领会之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的,驱动学生感知到我国五千年以来的精神文化。同时,这样的教学要领与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文言文变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刻板、枯燥的认知,达到最佳的文言文教学效果。

为了能够能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思考文言文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引导,教会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的思想和内涵,强化学生对课文体悟和感知,教师针对重点段落、重点词汇,反复强调和解释,进一步解答学生疑惑,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

例如:《核舟记》中的“罔不因势象形”根据朗读就会知道“罔不/因势象形”,“罔不”与后面的词语停顿一下,有助于句子的理解。又如《爱莲说》中,对于人们对三种花的喜爱:菊,莲,牡丹,分别用三种语气来读:惋惜,叹息,讽刺,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遍,让学生跟着默读,模仿朗读者的语气。

三、引入多媒体优化文言文教学环境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形势之下,多媒体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必要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尽管文言文的时代距今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学的形势能够更好优化,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在原有基础上,多媒体可以呈现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从而简化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学生也能利用资源高度共享的互联网和多媒体,展开自主学习。

比如:教《口技》,我为学生播放了现代人表演的各类口技的录像;教《小石潭记》,我则以图文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法,美景、美文、美图、美乐,学生诵读时不禁沉醉其中。通过读,学生能达到六七分懂,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

结束语

文言文中包括很多晦涩难懂的句子、古今异义词、活用句式、词语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困难。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的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这些特点,首先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之后再传授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句子、段落的含义,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解决学生文言文学习中的困难,最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助力。

[ 参 考 文 献 ]

[1]徐昊.初中语文文言文与诗歌的学习方法[J].学苑教育,2018(18):40.

[2]阎婷婷.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8(24):76-77.

[3]李炳鑫.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导析[J].情感读本,2018(23):71.

[4]黄灵芝.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6):125.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