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臣波
摘 要:新教材已实施好多年,各位教师对新教材的领悟也各有见解,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仍是我们永不停止的话题。下面探讨下我对新教材的几点领悟。
关键词:新教材;善用教材;善于提炼语言
一、要善于联系实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联系实际。
(一)点、线、面、体的关系
我在教学时,从小时候用小石头在水里打水漂说起,随着小石头在水里运动,远远望去成一条直线,于是就有了点动成线;然后又接着说我们每个人都坐过汽车,下雨时,随着雨刮器在挡风玻璃处左右运动,看上去成一个长方形,于是就有了线动成面;最后,我说一个长方形绕着其中一边旋转,看上去像一个圆柱,于是就有了面动成体。
(二)统计调查的应用
七年级第十章有关统计调查的知识有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此时我校刚刚开展完学生评教活动。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一点进行引入、介绍,学生听起来很熟习,进一步了解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感觉。
(三)三角形稳定性举例
三角形的稳定性即一个三角形三边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生活中应用三角形固定就不易变形,甚至能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方便。如在建房子时,泥水师傅在搭架子,往往就要把竹子或木棒搭成三角形的样子,站在上面施工,才不易造成生命危险。又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父母都有手机,接收和转发信号的信号塔往往也设计成三角形状,一方面为了使塔架本身牢固不易变形,另一方面使信号更加稳定。
(四)轴对称的介绍
关于轴对称的例子,那就更多了。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其实这是我国建筑的传统设计方式),民间的艺术作品也从对称角度考虑。再如自然界的动植物也按对称生长,我们中国的汉字也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很多美的感受,这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
二、要善于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中介,但我们不能因教材而教,要善于灵活地使用教材,甚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会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果。
(一)八年级上册P9例2的教学
我在教学时,把它改成了一道方案设计类的题目:“有一池塘,要测量其两端A、B的距离,但手中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只有一些绳子,如何测量其长度?”其实完成这道题目需要4步:(1)取点:取点C,使点C能到达点A和点B;(2)连接并延长:注意连接和延长的尺度要相等;
(3)证全等;(4)下结论。
在△ABC和△DEC中
∴△ABC≌△DEC(SAS)
∴DE=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欲测AB的长,只要测量DE的长即可
(二)角平分线的画法介绍
1.折叠法:用一张纸取∠AOB,将这个角的两边重合,折出一条折痕,折痕就是∠AOB的平分线。
2.即用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大小,把它分成2份,在中间画一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3.三角板画法:在已知的∠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则OP平分∠AOB。(如图2)
理由:在Rt△OMP和Rt△OMP中:
∴Rt△OMP≌Rt△OMP(HL)
∴∠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OP平分∠AOB(角平分线定义)
(三)平行线画法总结
1.折纸法;2.用量角器画;3.在网格中画;4.三角板画法。(教材中重点只介绍了第4种,而第1种做为补充、了解)
三、要善于提炼语言
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厚的知识积累、娴熟的教育技巧的完美结合,这样的语言应用能使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对顶角的介绍
山羊斗角(两牛相对)。
(二)同类项的记法
同类项、同类项,二个条件不忘记;
一是字母要相同,二是指数一个样。
(三)平行线“三角板画法”
1.落,让一块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2.靠,另一块三角板紧靠第一块的另一边;3.移,移动第一块三角板;4.画,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四)点在坐标中的平移
上下移,横不变;移上加,移下减;左右移,纵不变;移左减,移右加(上加、下减、左减、右加)。
四、要善于培养方法
教学,即教师教,学生学,且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看,课前预习,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并完成有关练习和习题;
二听,这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听过程,听方法,听技巧,听懂重要的结论、典型的例题;
三议,即讨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不懂的,久久不能解决的,要发挥团队的作用,且讨论要积极、主动,各抒已见;
四做,课后多做多练,且要精,不懂多问;
五思,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时,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加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我想,课堂教学质量一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夏茜.使用新教材后的几点体會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1(12):19-21.
[2]王大志.把握好新教材特点 全力践行新教材——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