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柔
摘 要:在新医改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逐渐步入正轨,这是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中,档案是开展培训工作不可缺的参考资料,这对提升培训质量、改善内部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新医改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内容,找出档案管理中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方案;问题
在新医改背景下,住院医师都要参加规范化培训,这对提高我国医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培训学员学历和毕业学校都有所差异,这也决定了培训学员层次不齐、来源广泛的特性。而为了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的有效性,培训单位需要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提升培训效益。但是当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笔者日常工作经验,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方案进行探究。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真实记录,是衡量培训效益的重要数据信息,可以对整个培训过程展开科学评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和教学档案类似,但也有所不同,主要是培训单位需要结合医疗行业发展政策、方针、远侧、方案展开档案记录,并且要切实满足新医改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对培训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培训单位档案、师资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培训对象培训情况等,这些档案衡量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水平、带教老师水平、培训学员学习水平,也是推动培训改革、学术交流的重要文件资源。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中,只有全面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利用,才能够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信息基础,这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1.培训单位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培训单位基本条件(医院等级、总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年门、急诊数量、医院组织架构、临床科室基本条件)、培训场所、培训对象档案、制度文件、教学技术设施与条件等。这些档案材料能够呈现出培训单位的规模、培训制度、培训保证等,该部分档案占据总档案量的3-5%。
2.临床科室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各临床科室基本条件(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年门、急诊数量、科室和实验室、轮转科室、疾病种类及数量、技能操作和手术种类及数量、设备)、师资条件(师资情况、师资建设)、培训过程管理档案资料(培训制度与落实、培训活动、过程考核、培训强度)、质量控制档案资料(教学质量、培训对象学习效果)。该部分档案主要是反映出临床科室的具体条件、培训活动情况等,这部分档案占据总档案量的60%以上。
3.师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组成、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临床科室负责人条件、师资培训、师资评价等。这部分档案材料可以反映出各个临床科室的师资建设情况,以及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的档案资料信息,占据总档案量的5%。
4.住院医师培训对象档案。主要包括学员资料、学员考评表、日常考核资料、病例书写资料、技能操作或手术情况、参加教学活动、学术会议情况。该部分资料主要是呈现出培训对象的基本信息、参加培训情况、培训效果等,占据总档案量的30%以上。
5.小结。采用上述档案分类方法,不仅能够将分散的材料变得更加有序,还能够明确培训单位、临床科室、培训对象三方在档案管理中的责任,突出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真实性、原始性,确保98%以上的有效信息,为后续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培训档案管理现存的问题
1.管理意识不足。从目前培训工作实施情况来看,各个培训单位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强化教育培训方面,对档案后续管理层面关注度不足,沒有实现共同筹划设计、协同推动,容易造成培训档案缺失,也会直接影响后期考评评测工作。档案管理意识不足会直接影响档案的利用率,这样就需要提升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2.管理方法滞后。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资料非常多,这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培训单位对档案管理缺乏重视,即使是构建了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也无法充分发挥档案信息价值。很多培训机构依然以纸质档案作为管理重点,在长时间培训当中很多档案信息沉默于信息海当中,大部分档案信息被闲置。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服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大约有1/2的培训单位在档案收集、管理、检索依然以人工方法,难以实现一体化档案管理模式,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无法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
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总体上来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并已经落实,但是在培档案管理层面上依然缺乏完善的制度,培训档案的归档范围、内容、形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标准,也没有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约束机制。培训单位在收集档案信息当中都是结合评估体系指标展开工作,最终造成培训档案内容不规范、不完整、不连贯。
4.人为因素问题。档案管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想要充分提升档案利用率、保障管理质量,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持。但从大多数培训档案管理者来看,60%以上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一岗多职的情况,平时忙于日常办公室工作,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当中,很多档案管理问题被忽略。再者,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档案管理整个流程,而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依然存在着差距。
5.档案利用率低。受意识层面和传统管理模式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更多是集中在档案收集、归档方面,对开发利用缺乏认识,导致档案信息利用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档案资源效益。同时,档案作为规范化培训开展的信息基础,部分机构对档案宣教投入不足,导致在培训当中无法正确的使用档案信息,无法发挥档案价值。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培训单位的档案利用率不足30%,也就是有70%信息被搁置,更多是重视学员考核、日常表现档案信息。再者,影响档案利用率的因素还包括内容不丰富、种类不齐全、开发力度不足等,档案管理人员也是坐等上门服务,无法主动的将有效档案信息交给培训部门和人员。四、新医改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档案管理方法
四、梳理规范化档案管理意识
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强化档案管理质量的前提工作。在工作当中,单位内部需要强化培训档案的宣教工作,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者、带教老师、培训对象认识到培训档案的重要性,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培训日常、管理日常、培训业务、内部管理业务共同建设。在档案管理中,可以召开档案管理的专题会、讨论会等,梳理规范化档案管理意识,这也是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前提。
1.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新医改背景下,档案管理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除了要丰富档案信息载体形态、记录形式、管理模式,还要不断加强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基础内容,而改进管理方法依然还要从信息化方面出发。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要和其他部门实现信息联动,同步档案信息,实时收集档案信息,也可以结合档案信息,定期向有关科室索要纸质档案,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原始性。电子档案也要做好整理、立卷、检索、存储等工作。
2.构建三级管理制度。为了能够强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针对档案管理现状,提出合适的档案管理制度模式,本文主要是提出“培训单位—临床科室—培训对象”的三级管理制度。在三级管理制度当中,其管理重点是临床科室,各个临床科室指定一名医教骨干辅助档案管理工作,带教老师和培训对象的原始资料定期交给临床科室医教骨干进行审核、归档,临床科室将归档目录报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部门,从而构建一个培训档案规范化工作网络,保证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新醫改背景下,无论是培训档案管理体系建设还是管理创新,都要有人才作为支撑,保证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指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训计划,主要是包括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等,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能够达到档案管理要求。在培训单位当中,可以实施信息化档案管理等相关讲座活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认知。同时,还需要贯彻“走出去”的档案管理思想,加强和市场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合作,学习现代化企业、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融会贯通,从而为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4.提升档案利用率。在培训工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会生成诸多的培训档案资源,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分析,不断的总结培训经验,以时间排序的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依据。还需要核实培训资料真实性,结合培训对象动态变化、现有问题对培训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到临床科室或带教老师,保证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全面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质量,需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机制的创新,针对培训档案特点以及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积极采用先进模式、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养,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档案利用率,发挥培训档案的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男.新医改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初探[J].纳税,2017(17):54-55.
[2]袁静.医疗机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档案管理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1)111-112.
[3]张威.浅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8(25):27-29.
[4]陈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21):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