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摘要:人格的塑造往往与受教育者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学校和家庭两位一体,缺一不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去引导和教育孩子,将其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能够适用社会变化发展的人。下面,作者将从健全人格的特性和意义、学校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地、家庭是培养内在世界的堡垒、家校合作是健全孩子人格的基石等方面,浅谈家校合作是健全孩子人格的基石。
关键词:家校合作;健全孩子人格;基石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学校和家庭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场景,基于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指导,虽然近些年强调素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性,但一般认为学校仍然更加侧重于对孩子的“硬件”塑造,即传授孩子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某种适用社会的技能培训做基础铺垫,从社会学角度看,人总是社会的人,正如马克思说过:“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是一种合群的动物且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基于上述观点,学校在教育场景中发挥其专业特长,一切活动都服从于教育工作,为培养、造就人才服务,侧重于学科知识的培养本就无可厚非。但是,那些未来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群体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人格的塑造往往与受教育者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一、健全人格的特性和意义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于健全人格归纳出七个要素:①有自我扩展的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③情绪上有安全感;④具有现实性知觉;⑤客观地看待自己;⑥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事业;⑦行为的一致性是其人生哲学。从上述定义看,七大要素中指明了一个孩子在教育阶段需要不断接受外部知识的改造以期能够认知和改造世界,不断地接受道德价值观的培训和修正以期能够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从社会学角度看,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形成一个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狭义上看,我们期待孩子们具备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具备接纳自我主观世界的情绪管理,如果将一个孩子比作一台健康运行的电脑,我们希望他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希望他有超强的软件运算能力,有自我修复内部漏洞的能力,拥有健康人格的个体在社会的运行中犹如健康的细胞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生产力质变的突破对人类的能力有着更高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系期望培养孩子以科学的心态审视这个纷繁的世界,通过理性科目的演算培训孩子们用严谨的态度和突破精神去开拓认知的边界,通过感性阅读培养孩子们更丰富的情感内在,以人文精神视角审视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获得健康人格的培养后,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情感驱使下利用自身的技艺去改造这个世界,世界必然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校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地
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爱国进步青年以学校为主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开展新文化运动,科学精神自此走进我国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世界中,受西方近代科学的进步影响,学校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迈进了培养人类科学精神的大幕,学校在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上搭建了最初的科学知识体系,掌握一门语言可以建立与特定文明群落的沟通,掌握数学逻辑可以用严谨的运算来认识和改造这个规律的世界,掌握历史知识可以用人文的观点看清人类社会的历史脉络,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可以用迷人的公式实现人类更远的梦想,等等。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为受教育者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能力作为健全人格的必要因素,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中,以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场景看,只有学校能够提供如此系统、专业的帮助。
三、家庭是培养内在世界的堡垒
家庭作为人类群体的庇护所,他所带给人们的安全感和温馨感是任何场所无法取代的,相比学校明确的规章制度,家庭环境更加自由和轻松,一般来说,家庭的教育层次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家庭采用何种的教育模式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道德传统的国度,父母的权威是在长期社会传统中形成的,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天然形成的,这对自上而下实施教育有着客观上的权威保证,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关于品德内在的启蒙教育,无论是辅导作业还是日常陪伴,父母以正向的情绪带动孩子,遇到棘手的问题,上下一心一起攻关,遇到生活中的难题,父母以坚定的态度直面困难,以乐观、随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安,這些润物细无声的情绪积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滋润孩子的心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自觉摒弃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处处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效仿,采用正确的管教方法(如正面管教)化解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对立,良好的习惯从细微处培养,最终凝聚成心态健康的个体。
四、家校合作是健全孩子人格的基石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孩子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场所,两位一体,缺一不可,家校合作可以在教育思想上、教育观念和要求上相互弥补,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家校合作也可以使双方的教育方法互相弥补,相互吸收有益的经验,矫正错误的教育方法。家庭、学校互相借鉴形成合力,取长补短目标一致,使孩子不仅具备科学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具备以健全的心智看待世界的能力,未来属于他们,未来的世界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五、结语
综上,家校合作有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达成一致、有利于形成教育内容的互补、保证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将各自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互相协调一致,必将成为健全孩子人格的基石。
(责编 吴娟)
参考文献:
[1]毕道玉.夯实家校合作的基石[J].人民教育,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