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职高专理论课课堂教学师生“有效对话”的策略

2019-09-10 03:46王玉荣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道有效对话多元评价

王玉荣

摘要:高职高专的理论课课堂教学一直是弱势课堂,原因较多,但缺少有效对话是通病。课堂教学应是使学生与学习内容进行对话、与老师同学进行对话进而领悟和掌握知识本质的过程。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使自己的知识架构得以完善、能力得以提升。因此,课堂有效对话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探究高职高专理论课堂教学对话精神缺失的原因,提出实现理论课课堂“有效对话”的策略。

关键词:对话;有效对话;人道;多元评价

《吕氏春秋》有:“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是说有效的教学是让学生在一种放松、快乐、休闲自由的对话环境中产生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通过对话交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知识的分享中达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坚持宽容精神、强化理解意识、开展创造活动、重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构建,把课堂改造成为师生对话、沟通、探究的舞台。我们一直在追寻更有效的课堂教学。而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其中必不可少甚至是相当关键的一环,如果我们每个老师能够转换一下自己的观念,多花点精力关注学生,多花点功夫磨练语言,我们将和学生走得更近,我们的对话将更真实有效,我们的课堂也将高效、生动。

一、“对话”及“师生对话”“有效对话”的界定

对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对话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师生对话早已存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进行对话教学的典范。课堂教学的对话性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姜勇、庞丽娟在《解读对话——论师生交往中的对话精神》中认为有效的对话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这种对话主要关注的是对话的平等、民主氛围。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阐述了对话是师生双方互相倾诉与倾听的过程。有效对话要在民主的氛围中进行,是对话双方不同思想与价值观的碰撞。学者们根据自己对“师生对话”的理解,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都强调了师生互动, 意在使教育成为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

二、理论课课堂教学“对话”精神现状和原因分析

本次对高职高专理论课课堂教学“对话”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在高职高专的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存在“对话”教学的比例是22.5%,占比较低,而在这种“对话”中“有效对话”占比62%。可见,目前高职高专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率较低。除调查外,还进行了访谈,从而充分了解课堂教学中的对话缺失情况,进而对存在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性对话”缺失的现象

1、教师一言堂,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调查显示,在理论课的大部分课堂教学中或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教师的讲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讲解举例等,没有给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2、师生对话中断。首先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启发性,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得不到回应,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其次,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提问的意识,但因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只能采用设问的方式,使得师生对话无疾而终;第三,教师不能采用多元评价,使得对话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各自偃旗息鼓。

3、存在无效对话。首先,课堂上教师对内容讲解的很清晰,不自觉地问学生对不对、懂了吗?对吧?等等无效的问题。或者作为过渡语,进行了下面的内容;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看似热烈,常常变成了放松的機会,实质学习效果不佳。

(二)课堂“有效对话”缺失的原因

1、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过程。教师却把它变成了自己一个人的事。没有了活动和交往的背景,没有了教师启发诱导角色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变成枯燥的被动负担。

2、缺乏学生问题意识,传统的师道尊严,积习难改。今天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20年之久,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习惯仍然没有被摒弃。教师仍然“站稳”三尺讲台不动摇。

3、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修炼不足,不能掌控多变的课堂。教师职业责任和素质欠缺,缺乏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按教学设计的方案亦步亦趋,不敢打破常规,挑战自我。

4、缺少对话资源,难以形成有效对话。理论课教师对对专业理论掌握丰富扎实,但常常缺少与实践结合的经验,缺少能链接理论与学生经验的转化方式和措施,如案例等。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至上。

5、教学评价单一,降低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需要。教师没有用心领会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结果单一评价学生的参与行为,致使交流乏味枯燥,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多方需求。久而久之,参与的积极降低,对话越来越少。

三、实现高职高专理论课课堂有效对话的策略

1、淡化讲台意识、以“人道”代替“师道”

课堂有效对话把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的权威地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使得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应忽略讲台,而把学生放在心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变化、体会学生的情绪波动,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倾听他们,为他们的学而积极指导。

2、强化主体意识,以“对话”代替“传授”

无疑,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也应是学习对话的发起者,教师要营造易于学生对话的学习环境,培育他们积极对话的冲动和欲望,也就是像古人所说那样,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必须有问题意识,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设置能引起学生兴趣、链接学生经验、指向发展方向的问题来。让设计的问题成为对话的火种。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融入学习活动。进而产生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光辉,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3、建立发展性评价意识,以“多元评价”代替“一元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课堂教学要实现的目的。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多元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鼓舞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诸如思维的活跃、深刻、语言表达的流畅、逻辑严谨、仔细认真、角度独特等等。总之,让学生觉得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种乐趣。这样做,不仅课堂氛围融洽、更能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获得除知识之外的更多有利于成长的经验与方法等。也才可能在宽松的氛围中实现有效的对话。

总之,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是心灵的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再是教书者、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火花的点燃者、合作者。对学生而言,有效对话意味着心扉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有效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分享成果。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要激活学生,激活教材,激活教师,让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霞.师生教学对话:问题及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宋立华.课堂虚假对话现象分析[J],《教学与管理》,山西:2009.10.1

[3]陆克珍.对话教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人道有效对话多元评价
父亲(新韵)
感恩与你同行的人
人道人性人文的诠释
有效对话——让儿童的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有效对话,构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