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发忠
摘 要: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阶段,承接着幼儿教育与中学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必须不断提高小学管理的水平,努力满足小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在分析小学学校管理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加强学校管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内在活力;教学质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中不难看出,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小学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事关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小学学校管理势在必行。我认为,小学学校管理的作用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从狭义角度来看,它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校自身的发展;从广义角度来看,它对推进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抓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是每所学校、每个管理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也是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一、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呼声和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必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进行改革,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化发展而努力探索。
管理是保证学校顺利运转、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效果如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通常情况下,管理水平高、管理效果好的学校,其内部的行为规范化程度也相应较高。那么怎样做好学好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该激发内在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对其后续学习和成长有重要的、直接的影响。而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后续学习的基石,对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开拓思维及创新意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加强小学学校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要想提高小学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以加强学校管理为重要的手段,深入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展开,不断满足小学建设的有效性的需求。当前,小学建设主要包括了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两个板块,学校管理都会渗透其中。学校管理不仅能够为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具有、有效的指导意见,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起着积极的管理作用,学校管理是保障小学建设有所成绩的重要武器。
二、具体措施
新课标提出,要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创新化管理,充分发掘学校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摸索了以下管理措施。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根有据。在小学管理之中,学校领导应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和教师、学生保持亲近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纵容教师和学生,而应建立、完善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做到规范化办学,保证学校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有序、科学的道路迈进,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还要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让教师能够开心地教书育人、让学生能否愉快地学习成长。此外,学校应对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行以人为本的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还应当对各项考核制度进行量化,并保证考核内容的公开、全面和透明,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年终时进行评优和评先的主要依据。
2. 优化教学程序,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计划关系着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学期、学年、假期的安排等方面,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学校领导应当重视对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学校还应遵循教学工作规律,对教学工作开展科学化、民主化管理,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3.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小学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塑造学生的性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该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展开:其一,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当今社会,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学习始终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特别是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习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在学校范围内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培养一些教学水平高、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来提升学校整体师资水平;其次,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学习小组来开展某些专题学习,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刻苦钻研,积累经验、加强反思,逐步转变传统观念,培养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深化为教师的内在目标和追求,令这股力量可以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努力将教师的学习制度化。我认为,就是要以理论为引领,以专业培养为主要内容,为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化的手段,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4. 家校合力,共同管理。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当今社会也普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在小学管理中,应该充分利用家庭的作用,通过密切联系家长来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学校应及时地向家长讲解各项规章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规范性更强的小学生活;对于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学校应该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方面告知家长,让家长有效监督孩子,在家里进行有计划、有条理的教育引导。总之,家庭、学校要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学校都应建立家委會,这一平台也值得加以利用,将家委会纳入学校管理的一部分,使其常态化、科学化,让家长之间也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不断反思不足,完善教学方法。学校也可以趁机与家长进行沟通,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建立起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的枢纽和桥梁,共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小学的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综合手段来激发内在活力,努力满足小学建设的现实需求,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化发展。02B5E0B3-A2A5-4602-9BAD-7FFE32D4A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