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樱瑞
摘 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中职语文是学生能够学好各类专业课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完成工作任务的辅助工具。所以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以注重学生专业性发展为主,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现如今中职学生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师;注重;专业性发展
中职语文课在职校中一直都是主课,但是教师大多数都是同普教一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说都是应试教学,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也只是应付考试,不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这样并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宗旨,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专业性发展为主。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专业性的原因与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专业性作出了研究。
一、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问题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贯彻我国教育方针,达到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后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的就是对中职学生专业性发展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关系
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还是应试教育,老师讲书本上的知识,学生记重点应付考试,而测试的题目几乎没有改变,中职的学生本身就不爱学习,认为语文课没有什么用就更加的不愿意学。主要原因还在于语文的教学内容上,文化课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几乎与学生的专业不搭边,而且内容一成不变,完全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中职学校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在社会实践中也得不到实用,与实际脱离关系。所以中职语文教师注重学生专业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中职学生无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本身就是以实践为主,出校门可以直接就业,但是如果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和学生专业性发展相结合,只靠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专业实践,那么学生无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立足,所以中职语文教师教学内容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文化素养,还要为学生提高专业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性的教学策略
关于中职语文教师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方面。
(一)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性
1.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要结合专业课,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以医学专业的学生为例,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性的材料。比如,在阅读美文时,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医学的著作,既有故事又有专业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就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化内涵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性。
2.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相结合,更有实用性
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专业实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以烹饪专业的学生为例,语文老师可以布置一篇关于菜肴制作的说明文书写作业,老师可以亲自演示一遍制作过程,将学生的兴致调到最佳状态,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集中的,当课程结束时,将作业布置下去,学生的写作欲望会比实践课更强烈,从学生的写作中也会发现一些学生专业课上的问题。
这种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也大大的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学生的专业性。
(二)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性
1.教学方法要根据专业课的内容来制定
中职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时也可以根据专业课的内容来制定,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举例。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搜索技术时,授课老师往往会布置一些让学生在网上查询信息的作业,并要求学生用软件正确下载。语文老师就可以根据专业课的内容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朗讀课文改成播放从网上下载的课文录音,可以添加适当的图片或者课件。
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会出现各种错误,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课文的录音,恰好起到了矫正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课知识。
2.语文课堂实践以培养学生专业性为主
在语文课堂实践上要以培养学生专业性为主要任务,语文口语教学应该配合专业用语的训练,把专业内容放在主要位置。
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来自农村,见识不多,胆小不自信,中职语文教学在口语教学中更要结合所学专业的专业用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建立自信心,为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进取态度。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诗朗诵、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敢说敢讲、不恐惧社交。结合所学专业的用语进行角色扮演等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结束语
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专业性发展,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性。让中职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以致用,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语文课程,所以如何能够让学生专业性得到发展是每位中职语文教师的追寻和努力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同锁.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J].考试周刊,2011(1):47-48.
[2]朱献民.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本[J].职业,2010(15):35-35.
[3]孟庆梅.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本[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6):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