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倍倍
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一代,就要培养他们从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高度发挥想象能力的习惯。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如何溶入创新教学呢?这里我想就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解放头脑;解放双手;创新意识
一、让学生的头脑更灵活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对儿童来说更多地意味着记忆和反复地练习,以求熟练掌握其中既得的知识。而不是思考、想象、尝试和发现的过程。结果学生的大脑被加上了“铁锁”,主动性受到压抑和阻碍,无法进行创造性学习。所以,我们要使学生的头脑灵活起来。还他们一个充满自由空气的课堂,鼓励学生敢于动脑、善于动脑。让我们的小创新、小发明活跃在课堂上。我的做法如下:首先,讓学生大胆提问;同学之间互相问答,激发儿童对问题的主动探索,并且给其表现和交流机会。老师则要把自身看成是一个协同探究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探究。其次,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提倡“标新立异”。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老师就要给予肯定,及时鼓励让学生尝试到动脑的成功喜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抛掉一切顾虑,大力倡导思想自由,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的气氛。这样做是因为一个众所共知的事实:板结的土壤里长不出禾苗,禁锢的大脑中没有创造的火花。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
二、让学生的双手更灵巧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指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还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他并且还举一例说:有位朋友的小孩子把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她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听其告之此事后便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他的这一语重心长的话,不仅对当时的人有所教益,对今天的人也依然有所启发。我在教学中就很注意手脑结合让学生动起来。例如:在教授五线谱时,我让同学们按照儿歌中说的来做: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就这样同学们边唱歌谱,边在手上找出各音在五线谱的位置。双手划来划去,同学们真是乐在其中,又很好地巩固了乐理知识。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还共同设计了课前律动操,给很多歌曲配上了好看的律动,音乐课上可谓是手舞足蹈。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作,表达了各自对歌曲和旋律不同的理解。这些小作品虽然还显得简单、稚嫩,但是同学们创造的火花已被点燃,创新能力在点滴积累中得到提高。
三、让学生的嘴巴更能说
封建时代,大人说话小孩是不许插嘴的。我们现在仍有此味道,在课堂上学生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也不能提出,若是因为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打断了老师的课将是“大逆不道”。我则是根据音乐课的学科特点,正确引导,由浅入深,步步设疑,层层逼近,正确对待学生的突发性提问。尤其是教师意料不到的问题,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那些提出错误疑问的同学,也不应该进行嘲笑和训斥,应给予纠正和鼓励。例如我在教授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时第一乐句如下:晨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我的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他认为这个乐句的每个音符都应该加上一个跳音记号。因为小朋友上学路上都是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的,如果加上跳音记号,这个乐句会表现得更加活泼。我在课堂上当时就对他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且让大家试着用跳音演唱。同学们通过演唱把那种高兴的情绪表现了出来,气氛十分热烈,课堂非常活跃。我们的孩子真不简单,在课堂上确实有了创新意识,竟对唱了几十年的老教材提出新的看法。我非常感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研究探索、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决心。
四、让学生的空间更扩大
陶行知曾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音乐课上我和同学们不只限于学唱几首书上的歌曲,我们把各自心爱的世界名曲带进课堂,我们不仅在操场上排演自创的节目,还组织聆听名家、名作演奏会。让学生离开座位,离开教室把我们的音乐课堂带到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充分展示各自的才华。我认为作为一名有时代使命感的教师应该大胆挑战传统教学 模式,求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我们的教学更加优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校园里象一只自由的小鸟,展开创新的翅膀,在万里蓝天尽情翱翔。
五、让学生的时间更自由
现在学校虽然提倡减负,但课程安排并无压缩和减少,所以学生的时间还是排得满满的,从而使学生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了,这就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避免满堂灌,每节课总是给同学们留出5——8分钟时间。回忆、整理一下这节课的内容,有什么难点、疑点还未掌握,师生共同讨论;或是请“小明星”来表演一下所学的歌曲;甚至是讲讲各自的所见所闻,做游戏、做小曲、自制小乐器;然而就是在这看似松散的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渐渐增强了,更主要的是为胆怯的学生提供了轻松的、大量的在公众面前发言的机会,为其逐渐树立了自信心。我每节课留给同学们5分钟,他们就给了我这么多惊喜,如果各科老师都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内外“解放”学生的自由时间,学生将有更出色的表现。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讨,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确实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提高其音乐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活动也着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