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峰
摘 要:本文对调度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调度自动化管理现状与切实需求入手。进一步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内容,最后对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现状;设计方案;功能
0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大范围推广,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效率得到了明显增强。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其发挥了计算机网络、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选用大型商用数据库等方面的优势,使调动自动化成为可能。
1 调度自动化管理现状与切实需求
为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能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当前各电力企业纷纷将调动自动化管理体系及相关信息技术引入电力系统中,使其帮助工作人员对电网运行状况加以监测及控制。但事实上,目前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然存在大量问题,比如停电申请的拟写、审核、执行等工序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力完成,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附带产生了员工权责不明、资料统计难度大、信息查询不便等局面。
2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1 计算机网络
步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虚拟空间,网络系统凭借其资源丰富、信息高度共享、通信互联等功能优势,在电力系统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电力企业开始在内部引入了局域网运行模式,这就直接节省了资料存储及打印的设备、工序方面造成的材料、人工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性。从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特征方面看,局域网更适于Client/Server结构,其对应的服务器则可以区分为企业级、部门级以及客户级的不同层次,操作系统则以微软的Windows系统为主流选择。
2.2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了标准开放性特征,它可以为企业的自动化办公与决策相关系统创造良好的数据支撑条件。在此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占有基础性地位,它位于服务器一端,可以为客户机提供其需要的多样性数据信息;而客戶机则更多的是满足客户的信息获取需求。在体系结构内,客户机需要以局域网为媒介实现与服务器的良好链接,为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搭建基础平台,从而有利于数据集中化控制功能的形成,为数据安全提供基本保障,这对于内部结构复杂、有大量电力信息在随时生成的电力系统来说,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2.3 选用大型商用数据库
商用数据库是公认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内核,数据库的设计一直是技术人员的关注重点。在计算机体系内,技术人员能够借助大数据搭建实用的多用户数据库,帮助用户向中央数据库提供基本的数据信息,满足其对数据的需求。
3 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
3.1 用户登录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着信息海量、操作便捷的优势,但同样存在数据安全的隐患。因此,电力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必然要做好安全措施。用户在进入系统查询资料时,必须首先登录系统,待其对用户身份等进行确认后,才允许其进行后续操作,这就避免了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3.2 停电申请
停电申请操作系统的主要参与对象包括申请人、调度员、调度主任等。借助智能化信息技术的作用,系统一般可以自动生成停电申请书,并且根据各类主体对象的实际需要,使其各自对系统中的不同选项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停电申请书的在线流转,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办事效率。
3.3 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记录主要分两部分功能。其一是输入当班记录,只有当班调度工作人员才能对当班记录进行内容输入;在交接班过程中,系统能够对当班人姓名进行自动化记录,并且自动生成下一班记录。接班人只有在输入口令之后才能够签字,此后操作权限便会自动移交到接班人。其二是查看历史记录,所有用户都能够查询过去历史记录,其中历史记录主要按照接班时间、当班人以及系统运行情况等因素进行划分。
3.4 操作任务票与操作命令票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如果已经生成了操作任务票与操作命令票等资料,就必须等待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仔细审查,进而对其进行预发、批准及执行,这一整套流程的进行,都依靠自动化管理的作用,此后才能使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被记录到交接班工作日志中去。除此之外,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次序,对任务票与命令票执行合格率加以统计,确保各项任务有序进行。
3.5 日运行分析
在电力系统内,工作人员输入最高、最低负荷和日电量等不同的数据后,便可以由计算机系统对与之相关的累计最高、最低负荷和月度累计电量等参数进行智能化计算和数据整合,这就为工作人员检查系统运行状况、电能质量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调度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调度自动化管理现状与切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进行研究与运用——包括用户登录、停电申请、交接班记录、操作任务票与操作命令票、日运行分析等。
参考文献
[1]刘颖.影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及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228.
[2]冯志;戚宇林;江玉彬;;基于B/S的综自远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