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梅 徐文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及自身价值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一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素养提升;二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多渠道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理性思维、质疑精神、创新精神;三是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实践活动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及自身价值的需要,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此,我们必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成功引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素养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认识。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方法恰当了,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才能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要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提高成绩更重要,关键要做是让教师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有认识和理解,才能探索、形成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另外,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也非常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带领学生体验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多渠道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积极思考,勇于探究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必备的精神之一。一个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唯老师的讲解为唯一方法,敢于拓展思路,另辟蹊径是非常值得提倡的。遇到与实际生活联系特别紧密的知识,能够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结合前期的学习与生活中所见圆柱,让学生感知圆柱的展开图,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和2个底面都是圆。那么,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讨论知两个底面面积和侧面面积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就出来了: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积×2。
(二)善于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引发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敢于质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学习知识不扎实或掌握了错误的解题方法,遇到和老师讲解不一致时提出质疑。这时老师要善于察觉,及时补好“漏洞”,变换不同的方式为此类学生再次讲解,直到他知其所以然。二是老师讲课过程中出错而自己未发觉,认真听讲的学生会立刻提出质疑,这说明他们不但在认真听,而且在不停地思考。三是老师故意在学生易错处出错,迎合部分学生的错误思维,而反应快的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对此提出质疑。无论是哪种情况,教师都应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
(三)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但有的好奇心有余,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遇到难题不敢大胆思考;有的想象力受限,不敢积极发言,时间一长就会养成思维上的依赖性,所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数学课上,教师可采用设置悬念,创设探究情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关切与渴望,学生完全在积极自信的状态中不断“发现”,不断“解决”。还可以通过分组学习,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创新学习,既培养了探究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将社会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给学生创造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的机会,既增强社会责任感,又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设计“今天我当家”,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水果、蔬菜的重量等;教学小数的认识,让学生到超市进行社会调查,记录各种商品的品牌和价格;学习百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到银行调查利率等相关信息。在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由课上走向课下,由课内走向课外,不但轻易地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
結合生活实践学习数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再如学习“方向与位置”这节课,我们从校园出发,创设情景,要求学生当当小导游,以操场为中心介绍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有什么事物。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理解三维空间,掌握方向与位置。
总之,数学素养是一种思维形式,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牢记育人为本,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意识,在培养数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数学素养。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升,数学基本功更扎实,学习成绩提高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