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 要: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对于诗人的评价是以创新和与他人的不同点作为标准的,这与赵翼本人对于性灵说的推崇密不可分。赵翼作为清初的性灵派三大家之一,提倡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倡作诗注重性灵,走出诗必盛唐,另辟蹊径。追求一种新境界,以我手著我口。创新就成了赵翼诗歌创作的理论旗帜,《瓯北诗话》中多出都有提到创新一词,也有在内容和意境上的创新。
一、性灵的溯源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袁枚;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性灵的本意是指人的心灵。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叙小修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其后钟嵘在《诗品》中突出诗歌”吟咏情性”的特点,强调”直寻”,抒写诗人”即目”、”所见”,使之具有”自然英旨”之”真美”,以及赞扬阮籍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等,和后来性灵说的主张是接近的。所以袁枚说:”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仿元遗山论诗》)
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明代前、后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给文艺创作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使诗文普遍陷入了模拟蹈袭的死胡同。性灵说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二、赵翼的文学主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反映出了赵翼的诗歌创作主张是创新,他认为诗歌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求新求变,不是一定要诗必盛唐,文比秦汉。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文学创作风格,各个时代都有引领风骚的人物。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因循求变,注重创新,反对对古人的一味模仿。
赵翼既是清代乾嘉诗坛的代表,也是性灵派的副将。性灵说在当时出现是继承了之前各个时代的思想基础,明朝的个性解放思想对性灵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赵翼的自身因素对他在论诗以及创作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官宦生涯、人生经历、知识修养共同构成了赵翼的思想审美意志。作为一名学者赵翼做到了行万里路,通学文史。形成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具有更加多元全面的知识结构。史学家的角度会建立起一个客观、严谨的思维,文学作品的创作才更加的真实,符合现实生活的真情真景;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也更加严谨可考。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吸收古人成果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写出本我真我。
赵翼在诗学创作和评论上注重性灵,性灵派的成员对性灵说的理论不遗余力的践行,对其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赵翼在自己的学习和理解上对性灵做出了其他阐释,在才、气上的积累和修养上强调要养气,学识要厚积薄发。他强调天分也标举学力,对于后天的学习给予肯定。《瓯北诗话》中提到“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经典,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这是说明了诗歌的创作是需要知识积累、引经据典,书卷学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都很重要,需要两者兼备,不能完全区分开来。后天的努力和学识的累积不光是对先天天赋的补充,而是作为和先天学识一样重要的部分,共同对文学创作产生共鸣。经过赵翼的补充完善,性灵说了理论更加合理适用于文学创作。
三、性灵说的体现
赵翼的《瓯北诗话》共十二卷,分别评论了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十家诗;《瓯北诗话》最杰出的是在于诗话的真实并且创新意识鲜明。在书中赵翼也反复提到了“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卷四)“诗写性情”(卷十)。“元、白较胜于韩、孟”,原因在于多触情生情,对情感的重视是他将吴梅村选入十家诗当中的重要因素。在第九卷中评价吴“感怆时事,俯仰身世,缠绵凄婉,情余于文,则较高青邱意味深厚也”,这是对吴梅村情真意切的赞扬。第六卷中提到“陆实胜苏”,原因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从往日口快笔锐,略少含蓄的独抒性灵变为不敢出其不平之鳴;而陆游却恰恰与之相反,能以诗外之事,尽入诗中;命意既有关系,出语自觉沉雄(卷六)。从这几个评论来看,赵翼是秉持着真性情的理论在评价各家诗,这对诗歌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瓯北诗话》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其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忽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评价苏东坡的众多诗句为:“此皆坡中最上乘,读者可见其才分之高,不在功力之苦也。”赵翼有这样的评价也是因为他对于学习的天分和努力上是同样重视的,他欣赏像李白一样的天才,也重视和苏轼一样通过大量的修养学习所获得的才能。诗歌需要天分和学习同时作用,才能承载起厚重浓郁的书卷文化。
卷一李青莲诗中“(古乐府)酝藉吞吐,言短而意长,直接国风之道,少陵已经无此风味矣。”卷十一谈论了古今以来赞咏明妃的为人,石崇“语太村俗”,惟唐人二句,“不着议论,而意味无穷,最为绝唱”,其次则杜少陵“就本事设想,亦极清隽”。这种意味、清隽不是文辞可以表达的,赵翼所追求的是一种情趣意味,在日常的一花一草中,在不经意的一声一息之间,透露出诗歌语言的魅力。
对于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赵翼认为应该标举性情。强调诗之本源与内容上是思想情感,重视在诗歌创作上要以情感为审美特征。对吴梅村的评价也是称赞吴诗在情感上的真挚表达。赵翼对古今诗人的创作并不是根据当世之人的评价,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反思历史事件时体现出他的独特眼光和卓识的远见,爱古而不薄今的思想也是赵翼诗人兼史学家的诗才和史识。
总结
赵翼是性灵派的重要人物,其诗歌理论体现了性灵派的特点。诗歌创作上更加注重学问的修养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貌。诗人与史学家的双重身份,诗学与史学的相互渗透,自身的深厚学识,使其在评价和创作时见解深刻深邃,显示出他深厚的史学根底和独特的艺术个性,独抒性灵的诗歌理论也是引领诗坛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4EA0DC8-EA4E-497B-A985-46AD3E3130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