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替代的表现及减少对策

2019-09-10 17:53:24林华民
速读·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口头讲授

林华民

摘  要:课堂替代是造成低效课堂的主因之一。课堂替代的表现主要有教师讲授替代学生学习、少数学生替代多数学生、口头描述替代笔头练习、个别提问替代全体思考、模拟实验替代动手实验等,并提出可操作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替代;对策

如何远离低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教师们在探索低效课堂的成因时,却往往忽略了“课堂替代”这一造成低效课堂的主要因素。其实,在众多表现不一的低效课堂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课堂替代现象的泛滥成灾。课堂替代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课堂学习权利的丧失,从而产生教师霸占课堂时间,把课堂悄然变成教师完成“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能在教师过度讲授、过度表演中获得听众的课堂角色。为此,探索减少课堂替代的对策,就可以减少低效课堂的发生率,以造就更多的高效课堂。现就课堂替代的表现及减少对策进行探讨。

一、教师讲授替代学生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权利的丧失

许多教师都表示: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是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地方。不过,课堂的现实是教师以讲授替代学生学习的现象仍然大量地存在着。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让教师给霸占了,整节课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全体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知识的份,没有任何自由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就是讲授也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这样的课堂是学生自学权利丧失的典型课堂,尤其是学生自主阅读权利的丧失。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常见的一些课堂,学生的“自主阅读权”多被教师以各种理由剥夺了。那种“以教师讲授替代学生阅读”的现象,几乎每天都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里频繁地发生。

对策一:在课堂设计课堂时间结构时,就要有意识地保证学生有较为完整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切忌教师霸占课堂搞一言堂,切忌用教师的讲授替代学生的学习与阅读;同时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提供明晰的、可视化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红笔开展自主阅读,以确保学生的课堂自主阅读权。

二、少数学生替代多数学生——学生质疑答疑权利的丧失

不少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喜欢听到学生的“课堂回声”。这就是中国教师容易上(学生)当受骗的有力证据。这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要能够得到学生的课堂回答声音,不论是多数学生、少数学生、还是个别几个学生的回答声音,教师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全班学生都懂了”。这样的课堂,实际上就是以少数学生替代多数学生答疑的课堂,是课堂替代的又一种常见表现形式,是明显的学生质疑答疑权利丧失的课堂。

对策二:为减少发生少数替代多数的课堂现象,教师应强化面向全体教学意识,保证关键问题、重要内容让全班学生口头复述;在个别提问时,先向全体学生抛出问题,给足思考时间之后再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并进行全班学生口头重复回答,以确保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全体学生的课堂质疑答疑权利。

三、口头描述替代笔头练习——学生练习权利的丧失

有些教师喜欢口头讲解练习题,或是让学生用口头回答练习题答案,这是口头描述替代笔头练习的典型表现,势必造成学生课堂练习权利的丧失。实际上,课堂练习与课堂阅读一样,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讲不如一练。没有真实的课堂(口头与笔头)练习,就没有真正意义的课堂教学。

对策三:在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练习的时间保障、练习的内容精选、练习的分层布置,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让课堂练习富有典型性与针对性,让不同学力的学生拥有自主选择适当练习的机会,以防止学生课堂练习权利的丧失。

四、是个别提问替代全体思考——学生思考权利的丧失

有些教师特别喜欢个别提问,不管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都要进行课堂提问,其理由是为了强化所谓的“课堂互动”。这些教师还常常用个别学生提问的答案,来替代全体学生的口头回答与笔头练习。其实,教材的主要内容,课堂的重要结论,文章的核心部分,解题的基本思路等,都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加以理解、运用才能掌握。学习虽说不能只有独立思考,但学习却不能离开独立思考。那种用个别提问替代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是学生课堂独立思考权利丧失的典型表现。

对策四:在讲授过程中,都不鼓励个别优秀学生课堂抢答,要留给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在进行个别提问时,务必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留足思考时间之后再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多进行先全体学生独立动笔再进行讲评,以保证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课堂权利。

五、模拟实验替代动手实验——动手(实验)权利的丧失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教室都有了智能教学设备。一些理科教师喜欢用模拟实验或实验录像,来全部替代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有的教师为了省时省心,擅自把“学生动手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有的教师则将本来很容易完成的演示实验,也用相关的实验视频进行替代,还美其名曰“这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应用。这种以模拟视频替代实际实验、以教师演示替代学生实验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动手(实验)权利”的丧失。

对策五:充分运用现有实验器材及动手自制实验器材,最大限度地做好每一个规定实验,想方设法做好演示实验,让理化生实验能够真正走进课堂,让学生拥有在课堂上动手实验的权利。特别说明的是模拟实验可以在复习课或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進行使用,或是危险实验、难以成功的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等情况下使用模拟实验,这是对真实实验的有益补充。

总之,教学替代是一切低效课堂产生的根源,教学替代与课堂共存亡。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消灭它,但可以努力减少教学替代。在《高效课堂的奥秘》一书中所提出的“永不替代原则”,是课堂教学必须贯彻的教学基本原则,是“减少(教师)霸占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策略,应贯彻于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练习批改的全过程,成为教师永恒的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口头讲授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卫拉特研究(2020年0期)2020-01-19 01:21:10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23:32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19期)2016-08-10 16:53:01
口头表达一点通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