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燕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社会、对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為重要,这对一个学生未来的成长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粗浅地谈一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实效性;途径
现代初中教学,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对法治道德方面的课程缺少兴趣,一些讲课教师也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本内容或把幻灯片按顺序播放出来,这就使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变得无味,学生也很难主动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课程内容。而许多学校又在缩减除考试内容以外的科目,导致课时减少,许多内容不得不压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门课程的质量。因此,提高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改变既有模式,创新课堂形式
在传统的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较为古板,教师与学生只是单纯地一个“说”,一个“听”,而这样的课堂形式已经出现了许多和现代教学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从改变上课的既有模式开始转变,新颖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放弃从前的单一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课堂形式,转而采用多种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如采用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丰富创新课堂内容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融人课堂,自发地配合跟进教学内容。
二、采用互动教学法加强沟通
1.案例法。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法是最为普遍与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严格细心地选取上课时要分享的案例,案例要具有贴合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等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更加详细生动地为学生展示案例,在对案例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抒发观点、互相沟通,再由教师引导,将案例与课本的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的表达与探讨中理解课程的内容,真正做到融人课堂。
2.辩论法。在学习时,针对某些事情学生可能会各有看法、各有观点,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辩论,以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印象,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与人生观阶段的形成,对社会的看法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在辩论中针锋相对,既明白了课本的道理,又锻炼了独立的思维方式,这种形式的课堂也提高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3.采用模拟法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涉及了很多法律方面的知识,法治教育在如今也越来越被看重。在讲授这方面的课程时,不妨采用模拟法庭的办法,针对案件,给每位学生分配不同的职务与角色,模拟法庭开庭时的情况,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既有趣味性,又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使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也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长篇的理论,而是使学生真正地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与道理,在法律上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道德上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乐观善良。要想使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真正对学生有作用,还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相关类型的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学雷锋,或参加义卖活动,切实地投入这些实践活动,去感受帮助他人等活动带来的内心的满足与充实。
四、结语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上,需要教师对其重视起来,转变自身观念,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融人课程中,使这门课程不再变得随意,而是成为真正能够为学生指引方向、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一门具有价值的课程。
(责编 吴娟)
参考文献:
[1]谢礼山.关于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时政材料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