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牛振军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1-086-01
1前言
体育旅游市场是体育市场的重要产业,而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是影响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但重庆市体育旅游目前发展跟不上时代,重庆又是我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山城都市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优越的体育旅游资源是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最快地转化为体育旅游产品并成为区域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的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如:万盛的山地自行车和冰雪运动,酋阳的桃花林,重庆游三峡和丰都的蹦极等运动,并对各个旅游景点的销售地进行访谈,总结经验。本研究合理借鉴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重庆市体育旅游有一定意义。
2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
自然和人文条件。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拥有丰富的山地体育旅游资源,北碚缙云山、武隆仙女山、沙坪坝歌乐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等。水体体育旅游资源有河流、湖泊和温泉,在体育旅游者中很受欢迎。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包括无形体育文化资源和有形物质资源两个方面。
政府支持的政策环境条件。重庆市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从1997年到2018年已直辖21年,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和重庆自贸区的设立为重庆市体育旅游带来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很多针对重庆市体育旅游有关的文件,如:2009年国家旅游局与重庆签订包括统筹重庆市城乡体育旅游在内的相互合作备忘录,2010年国务院22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4年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基础设施条件。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是指为体育旅游开展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设施和文化基础设施。体育旅游物质基础设施包括体育旅游景点、铁路、机场、市内公共交通等。体育旅游的文化基础设施包括体育教育、科学技术、运动医学和体育文化。以重庆的公交、网络和科技为例,分析重庆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3目前重庆市的开发模式
3.1资源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
资源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分析当地的资源,找出资源的优势。需要分析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这里的社会资源包括相关的协会、企业、组织等等。根据资源的特点探索了體育旅游的发展方向,建立了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
3.2市场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寻找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考虑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是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3.3产品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
产品导向旅游开发模式是在充分调查和市场上最需要的旅游品种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该模型的优点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快速的效果,但在项目的早期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样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就不可能开发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3.4“旅游+体育”的产业类开发模式
以旅游为主体育为辅的模式是指以重庆地区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展体育旅游项目。从资源本身出发,探索体育旅游的发展,增加旅游项目的内容,提高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实现体育旅游项目和旅游开发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在旅游当中可以添加体育娱乐、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探险、体育观赏性、体育会议、体育保健和康复等元素。以旅游为基础的体育模式强调整个项目的旅游性质,注重旅游而不是单纯的体育。
3.5“体育+旅游”的产业类开发模式
以体育为主旅游为辅的模式是指以重庆各种体育资源为基础的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体育赛事、体育表演和节日庆典,扩大项目宣传,提高组织的规模和规格,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
根据重庆市的体育旅游资源内容和特点,应选择以“旅游为主体育为辅”为主要模式,竭尽全力挖掘旅游、体育两大行业的优势,全方位地对重庆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
4结论
4.1重庆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体育资源也较多,相互之间结合而成为体育旅游资源,且随着人们空暇时间和经济收入的增加,重庆市体育旅游前景一片光明。
4.2重庆的体育旅游产品和形式单一,对体育旅游的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匮乏导致大量游客流失。因此,必须完善管理体制,鼓励人才引进,创新产品,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消费形式,增强游客的消费欲望。
4.3重庆市体育旅游开发不科学,数量少、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重庆市体育旅游政策并未明显倾斜,法律法规不健全。产业融合不够,相关社团组织不成熟。重庆市体育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体育旅游产品宣传落后缺乏客户,体育旅游客户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4.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调控,以企业等商业机构为主的微观调控,加大管理,防止腐败或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结合重庆当地的山地水资源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统筹规划,政府积极通过社会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介绍体育旅游的知识,从而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旅游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何杰明.自媒体时代下福建体育旅游产业微营销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06):7-10.
[2]樊新刚.社会经济转型期广东体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及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7(02):95-99.
[3]郑媚丹.我国体育旅游营销策略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