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伟
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中国乡存丛书”,一为农耕文明立传,二为延续农耕文明中的优秀价值基因。
励志为乡村作传
《瓦檐下的旧器物》作者黄孝纪老师,祖籍湖南郴州,原是报社的资深记者,有着很好的文字功底,近年来以其出生地——郴州八公分村为写作题材,陆续发表了百余篇散文作品。他的文字读起来自然而有力量的,有一股绵柔之力蕴藏其间,在不经意间打动你。
收到《瓦檐下的旧器物》初稿时,稿子本身质量已经较高,我们主要是从宏观上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写法上是要让一个人的记忆,变成一个时代的记忆,突出分田到户、改革开放等时代印记对农人的影响;二是打破单纯以木器、铁器等分辑的结构,按照卧房、灶屋、厅屋、巷子、禾场、田野的空间顺序分辑,由近及远地展开叙事,同时这也是农人一天的劳作路线。作者针对这两点进行了打磨。
再次发来稿子时,编辑团队审稿后进一步提出了修改建议。一是辑名与篇名的优化,辑名是场所,篇名是器物,只有与人产生关联,这些东西才有“温度”,因此,我们建议作者根据每一篇文章提炼出一个副标题与一段引导语,或表器物功能,或表作用,或蕴含人的记忆,以凸显器物特色;为了得到最合适的辑名,编辑与作者协商了多次,试了几个方案,终审前才最终确定了辑名。二是篇章排序的优化,为了更加突出人与器物的“互动”,我们打破原来的排序,为每一辑设计了一条逻辑线。如第一辑按照村人一生中会用到的器物的大致顺序排列;第二辑按照村人吃一顿饭会用到的器物的大致顺序排列;第三辑把木工箱放第一篇,其余各篇均是木工造就的器物;第四辑大致以村庄的一天为时间线,爬上楼梯,高处眺望,器物依次出场;第五辑大致以稻谷收获用到的器物为序;第六辑大致以春夏秋冬四季先后用到的器物为序,最后以木桥收尾,走过木桥,作者也走出了故乡。
手绘插画和剪影,与文字相得益彰
为了能让整本书能有更立体化的展现效果,让读者能有除文字之外更直观的感受,编辑团队先后尝试了几种方案。作者先后多次回到自己的鄉村,拍摄了上千张器物和场景照片,但这些图片不能直接放到书中,否则很容易打破文字建构起来的美好想象空间。在文字配合下,我们想呈现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为此我们先后尝试了简笔画、素描和手绘插画三种方案。简笔画的特点是平面化,不是很适合表现这种静物,尤其是一些器物外形相似;素描更具立体感,但颜色单一,不能呈现器物的那种原始味道;插画立体生动,层次感强,颜色的使用也更丰富,是三个方案中我们最满意的。但先后看了两个插画师的试画稿后,我们都觉得哪里缺点什么,后来策划吴老师多方打听,又找了一位退休的高级美编,他的样稿让我们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古拙感。很快签了协议,每辑6—8幅插画,并各配一个跨页辑封,均由插画师根据作者提供照片手绘。之后,编辑团队与插画师就一些细节进行了半年的打磨,数易其稿。最终确定插画稿后,我们开玩笑,插画师要把我们“拉黑了”。
然而还没完,我们不想仅仅配一幅插画就完事,在我们看来每件器物都是传承了千年的农耕文明的结晶,所以我们想把每幅插画都当作一件可以欣赏的艺术品去打造。因此,我们把每幅插画都排在了奇数页,背面的偶数页配一句从文中精选的与器物相关的图注。插画除配作者印章外,再配上器物名。为了体现旧器物的特色,我们起初想以农耕文明孕育的毛笔字书写,为此我找了书法协会的姐夫友情帮忙,先后试了楷书、行书、小篆和隶书,字体本身很好,但搭配效果均不理想。后来,有书法功底的同事尝试用软笔写了几幅器物名,与插画搭配起来效果竟然还不错,至此,这本书的手绘插画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除手绘的器物外,剩余的器物怎么呈现?编辑团队协商后确定了一个既实用又节约经费的做法——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器物样貌,寓意是这些剪影不是器物本身,旧器物终将随着时间而消逝,于历史中留下它们的剪影。为了控制预算,剪影首先由编辑团队美术编辑出身的许晓琰老师根据实物图片制作,而后统一交由本书的设计师完善、提升。
装帧设计,彰显匠心追求
如果说文字是一本书的灵魂,那么装帧设计就是一本书的颜值。尤其是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一本书的装帧设计更是举足轻重。为此,我们请了“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操刀打磨。
首先是封面的设计。设计师的初稿是以旧器物为设计元素,看了两个封面后,编辑团队觉得不够有冲击力。最后吴小龙老师提出尝试以农村瓦檐为主题,同时也呼应书名。设计师找了各种各样的瓦檐,以此为主题又设计了多个封面,有聚象表现的、有抽象表现的,有部分覆盖封面的、有全覆盖封面的,有的是有棱角的、有的是很圆润的。编辑团队从中选出认可度较高的三幅进行投票,最终选出了现在的封面——以抽象的规律线条图案表现瓦檐,同时配以牛皮纸腰封,上覆器物剪影,这样的设计使得“瓦檐”和“旧器物”浑然一体。
其次是版式的设计。打开封面后,是一幅跨页乡村旧器物的剪影图。目录前的跨页图,编辑建议设计成了农村大门的形状,叩开大门即是打开了目录,目录设计灵感源自农村常见的画报墙,目录上的器物一个个贴在瓦檐下的白色墙壁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读者更有代入感。一个设计师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和编辑相互成全,最懂书的是编辑,最懂设计的是设计师,很庆幸遇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一起磨出了封面,甚至在翻阅书稿后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版式构想——配合旧器物剪影将文字排成相应的形状,如“陀螺”篇就将文字排成了很有特色的陀螺状。版式设计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最终定稿后,我们考虑本书的正文用纸,我们先后尝试了常规的轻型纸、纯质纸,但均没有那种年代感,几经比较,我们决定选用复古的土黄色牛皮纸,虽然成本偏高,但却能最好呈现那个年代的记忆,而且这种牛皮纸也是泥土的基调,更是乡村的颜色。书籍采用裸脊形式,选用与牛皮纸颜色相近的麻线装订,书脊配以原色麻棉布印制的书名,我们想使读者拿到书后感受到满满的质朴气质。另外,为了更好呈现这本书的美,我们做了少量的手工毛边本,手工撕出的锯齿状毛边是对书本外形与手感的进一步提升。总之,所有的设计无不弥漫着那个年代的独特气息。
这套书是广西人民出版社以匠人之心,致敬逝去的乡村时代,做出的一个大胆而自豪的尝试。我们会聚了有情怀的作者、有情怀的出版者、有情怀的设计师,期待你能成为那个有情怀的读者!
作者单位: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