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然
摘要:课堂是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的主阵地,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小学数学学科也是如此,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情,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特点,认真备课,巧设教学流程,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程标准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奠基阶段,因为数学学习几乎伴随着学生未来学习的始终,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小学数学课时多,学生学习任务较大,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非常有必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当代教育要大力发展“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即培养小学生逐渐形成适应其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生本理念的具体呈现,也必然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特别是要切实关注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具体来说,教学各环节的预设必须要认真分析学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以生为本”,调整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评价的核心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因此,高效课堂下必须要“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具体来说,要把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在备课环节,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全面分析和预估学情,再制定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更要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教学中的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更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法,要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参与的情境;也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式、导学案式等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有效学习,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三、尊重學生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摒弃“唯分数论”的单一教学标准和评价学生的标准,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是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也就是数学教学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从现实来看,学生因为学习习惯、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在数学学习中层次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必须要本着“公平教育”的原则来正视这种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给学生“大锅饭”,也要结合差异给学生必要的“自助餐”,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学生“吃不了”,而一些学生“吃不饱”的差异需求,给每一名学生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需求,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
四、重视兴趣培养,激发内驱力
学习兴趣是学好各门课程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兴趣需要长久保持,这是学习效果不断提升的重要条件,同时,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把数学知识之美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总之,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广大数学教师结合教育规律,认真分析学情,转变教学思想,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样一定能够使课堂越来越高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李永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甘肃教育,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