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各种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大量使用,致使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不高,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 班级规模 参与度
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就是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广泛而有效地参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细细想来,此话不无道理:教师教书育人的对象是学生,如果课堂只由教师一人主宰,学生连最基本的发言、讨论等参与权都没有,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谈不上有效,更不可能高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衡量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师生互动是否有感情共鸣的标尺。以初中历史课堂为例,理想的参与情况应该是每一名学生基本上都能在合适的教学时段获得成就感,获取相应的历史基础知识以及学法、情感价值观等。只有学生高效地参与课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更加理想。从理论上讲,缺乏学生参与的历史课堂是有悖新课改理念的;从实践上讲,缺乏学生参与的历史课堂就是教师权威的“满堂灌”,是毫无师生平等对话可言的教学过程。
当前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们年轻历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对“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都有所践行。但由于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不足,实际教学中因对“学生参与度”过于关注而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譬如:过度营造历史情境导致教学过程偶尔偏离教学内容的主题;为了追求广泛的学生参与度提出的历史问题显得过于简单,历史知识识记层面的提问较多且质量不高;基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人文性要贴近生活,历史教学偶尔变成了涣散的没有科学性的野史猎奇;历史课堂设计探究活动,却未对活动的生成性做良好预设,造成实际历史教学课堂上学生乱说瞎说;一味追求历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颖,而忽略了传统课堂中一些有益的课堂做法;等等。以上这些情况在我们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基本或多或少存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真实状态,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真正让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水到渠成渗透到几乎所有学生的脑海,并内化为他们需要的知识贮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堂教学似乎还有一个怪圈,那就是初一的学生勇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到了初二,这种积极的参与现象越来越少,而初三的学生在课堂上几乎不再主动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仔细想来,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一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二是教师迫于升学压力不自觉地压缩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时间;三是历史教学的评价是以试卷测试为主,课堂参与度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日锐减。鉴于以上种种情况,笔者认为初中历史课堂在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个问题上,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学校层面:控制合理的班级人数是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前提
班级人数的多寡对所有学生能否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有重要影响,这也是现在鼓励小班教学的原因之一。小班,顾名思义班级学生人数合理,并且利于教师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里能不同程度地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如果班级人数过多,这种情况会更加突出。成绩处于班级中上游的学生课堂参与良好,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会更有学习成就感。反之,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学生则会给教师一种直觉,那就是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学习态度越来越糟糕。参与度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可能就极少了,或者教师出于稳定班级整体教学秩序的考虑,不赞成甚至抵触这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怕他们的参与对课堂教学不利。
班级规模到底该多大,才会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最佳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当班级规模维持在最佳数值范围内,学生就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著名的班级规模研究成果“格拉斯—史密斯曲线”指出,学生的平均成绩随班级规模缩小而提高,当班级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会迅速提高。还有研究指出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为25-28个学生。由此可见,班级人数合理,教师在课堂上就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到几乎所有学生,对课堂参与不积极的少部分学生,教师则会更加主动关心和引导,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的课堂对话、课堂交往。
二、教师层面: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是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核心要素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师则是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核心因素。历史课程从初中阶段才开始设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且新鲜的学科,经过一段时间教学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历史课程的人文性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所以,对于如何保证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较高的参与度,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方法。由于初一学生一入门接触的就是中国古代史(虽然小学阶段或多或少有过涉及,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具体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加上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有限,所以如何在初一第一学期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文字史料和考古资料来学习中国古代史,是非常重要和困难的。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务必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学科特點,选择生动、直观、易懂的历史材料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存有一些疑惑,保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譬如每课的导入可形式多样。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一课为例,学生对于“大一统”的概念是含糊的,对于如何巩固的具体措施也是一知半解,但新课一开始放一个简短的关于汉武帝的视频剪辑就会让所有学生关注起来,这是一个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小时段,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此外,在正式的新课推进环节,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也要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文言文史料不能贪多贪难,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好的史料,可以助力学生阅读理解。当然在史料阅读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抛出科学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逐步推进,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时段的学习成就感。史料阅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常规活动,除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方式的活动,譬如小辩论赛、黑板板演、即兴演讲等,旨在引导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课堂参与方式,积极参与历史课堂教学,获取历史知识。例如“我眼中的秦始皇”比“你如何评价秦始皇”,对初一的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当然,鉴于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最后还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否则这一时段的历史教学就会陷入只图有学生参与,却没了教学效果的尴尬境地。对于历史课堂参与度的质量高低,还需要考虑历史课堂的完整性和秩序性,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必须高效紧凑,历史教师必须对班级学生全员要求到位。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参与假象要坚决制止,可采取一些传统办法避免,譬如巡视听写。
三、学生层面: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是保证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是“死的课堂”,但是学生怎样参与课堂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诱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善于参与,作为老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历史课堂是在校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升历史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如何把每周两节课时学习效率最大化,最重要的是在正式讲授新课前给定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讲一个现在大多数初中学校可能都存在的一个奇怪现象:上历史、政治等课时,有的学生却在偷偷做着语数外的作业。这说明什么呢?至少说明在这些学科的课堂上,有些学生是没有学科学习目标的,那么参与这些学科的课堂活动对这些学生而言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学生层面来讲,教师可以在上历史课前的预备三分钟里,督促学生拿出历史课本和与历史课堂相关的用具,明确接下来课堂时间里的历史学习目标。只有让所有班级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才有可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且善于参与各类课堂活动。以《盛唐气象》一课为例,教材内容宽泛,需要从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再现盛唐景象,同样40分钟给定时间,在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方式,收到了不同的效果。一个班级从上课开始就按部就班循序展开讲述,没能如预设那样完成任务,并且就学生给我的反馈来看,有部分学生抓不住本课的主线。后在另一个班级调整了教学设计,先给定本课具体的学习目标:从盛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理解唐朝经济的繁荣,以唐朝与吐蕃的和亲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与交往,通过欣赏唐朝李白、白居易、杜甫的诗歌感受盛唐的文学成就,通过颜真卿、吴道子等书法艺术家的作品鉴赏感受唐朝的艺术成就。在这些目标的引领下,所有的,包括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都似乎有了一个学习本课的方向,很快给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成果,课堂活动也参与得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学习目标的确定对课时紧凑的历史课程而言更为重要,是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班级规模、教师教学规范以及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针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种种不足而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下的情况,笔者认为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个方面着手改进,但“学生主体性”地位要始终如一。正如《历史学习策略》中所说:“历史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建构。”所有教学实践最后都是为了发展学生,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之间对话、學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落实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历史体验和思维参与,真正实现高效的学生课堂参与,造就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秀芝.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2,(22).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历史学习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曾琦.学生参与及其价值[J].学科教育,2001,(01).
[5]李方安.班级规模到底该多大[J].教学与管理,2003,(04).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