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波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2014年8月成立,由线下活动和线上平台组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线下活动已在全国各地、面向各类读者开展了数百场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成为推动全民阅读,倡导全民读书的重要阵地。2015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成立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办公室,专门负责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各项工作。短短几年,人民出版社读书会逐渐彰显出主题阅读的引领作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支持。下面重点谈一谈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在主题阅读中如何做好引领作用。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发挥党社优势,建构主题阅读的思想基地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与党同生,同党随行,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始终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己任,先后出版图书2万多种,发行图书期刊30多亿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为共和国的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具有传播党和国家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凭借这个优势积极建构主题阅读,努力开展和传播主题阅读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什么是主题阅读?我个人认为和主题出版一样,经典的、优秀的、能够正面启迪人类心智的阅读都可以称为主题阅读的范畴。习总书记说过,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入领会这个思想,就要通过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系列的经典著作等,来解读其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旗帜、上下求索,一次次实现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飞跃,建构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共产党宣言》不仅是理论基石,更是“初心”和信仰。《共产党宣言》是毛澤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他看了不下100遍,而且读了一辈子。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都是《共产党宣言》的忠实读者。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这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从中国道路的创建到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这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英明领导不断建构的成果,为我们的主题阅读提供了光辉的文本。在新时代征程中,我们坚持推广和深入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著作及讲话精神,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自觉地变成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既是汇集主题阅读的思想基地,也是传播主题阅读的思想基地。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倡导经典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在建设书香社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个好字,道出了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责任。什么是好?碎片化、碎屏化的浅阅读,信息获取轻松不费脑,但并没有多少深层次的东西留在头脑里。深层次的阅读还是要从书本中获得。那些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过了价值观的检验,成为经典作品的书是好的。我们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就是要把这样的书推荐给大家,共同读过一本书的人,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纽带。主题阅读就是在编织这条纽带。我们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会训中有一条就是“读好书”,好书就包括经典。经典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揭示,是贯穿历史的文化符号,是可以让人们反复阅读并指导实践的真理。文化的传承、普及、发展是与“经典阅读”分不开的。人们通过“阅读”接受“经典”影响,进而再创造形成新“经典”,由此不断地进行“阅读—经典—再阅读—新经典”的螺旋式上升,推动文化向前发展。历史上一个“经典”的形成必有“阅读”之基础,一个“阅读”的形成也必须有“经典”,二者相辅相成,没有“经典”的阅读就不是“阅读”。“阅读”实际是“经典”化入心灵而再生“经典”的升华过程,是“经典”的延续发展。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其意在于提升内容品质,在于推广读经典,唤起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读书激情,每个人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相结合,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和社会的道德力量,这就需要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进行经典的输送,包括经典的著作和经典的人物。
如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推荐的阅读书目叶永烈著的《文化巨匠傅雷》是文化名人傅雷的一部传记。傅雷,他把毕生的时间,凝固在十五卷《傅雷译文集》中,共约500万字。他把手中的笔,化为一座架在中法之间的文学桥梁,这座文学桥梁,永存于人世。《鲁班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于民间的一部著名的建筑营造类典籍,其对于我国南方的古代建筑,特别是民间的建筑营造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插图珍藏本)》是兰姆姐弟改写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6个悲剧和14个喜剧而成,1809年出版,副题是“专为年轻人而作”,很快销售一空。《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插图珍藏本)》保留了莎翁原著的精华,被誉为莎剧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一座宝贵的桥梁,和《伊利亚随笔》一样,经历时间淘洗而熠熠生辉。《明代山水审美》依据大量原始文献材料,综合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史学、地学等多种学科从审美文化视域和现代生态学角度,对明代山水审美思想、山水审美创造等问题进行整体观照和深入探析,从中引出一系列符合实际而富有创意的见解,显示了明代山水审美的总体面貌、发展历程、时代特色和主要成就,阐扬了中华山水精神和生态文明。《屠呦呦传》书中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许多关于她生活、成长、爱情细节的小故事让读者读起来饶有兴趣,读者能从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一位“中国的居里夫人”。全书分“呦呦初鸣”“向医而行”“矢志寻蒿”“中国神药”“享誉世界”6个部分,清晰披露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守科研寂寞、“久久寻蒿”、终于发现青蒿素的艰辛过程,以及屠呦呦斩获诺贝尔奖给当代人乃至后人所带来的深刻启示。书中还附有屠呦呦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时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的演讲全文。这些经典作品都能给人以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做好引领主题阅读的主力军
主题阅读是新时代出给我们的命题。主题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新中国,从扫盲识字班开始,一直到提出全民阅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2019年,“全民阅读”连续第六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在主题阅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領作用。被视为第一个现代读书会的是1902年瑞典中学教师奥斯卡·奥尔森创立的读书会,标志性事件是他第一个发布了学习圈的内容,发展了关于学习圈的观点和理论。他曾说他的理想是“每个人都应该自己教育自己”。正是读书会学习圈,这种不昂贵、很简单、每个人都能参与、参与者都平等,这种读书学习的方式帮助了瑞典,使它从一个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我国近代读书会最早创办于1919年,我们的读书会从骨子里就带着主题阅读的基因。那时,读书会的主流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改革开放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发表了一篇题为《怀念读书会 组织读书会》的文章,回忆了抗战时期在上海、北平、天津、广州、延安等城市中读书会的开展及亲身参与情况,认为读书会是集体学习的一个好形式,应该把组织读书会的工作抓起来,首次提出读书会与研究会的区别:研究会主要是研究新问题,带有提高的性质。而读书会为的是学习,带有普及的性质。从2010年开始,在阅读推广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读书会的创办如雨后春笋,相关研讨会也相应展开,尤其是自2014年以来,图书馆界、阅读界、出版界、教育界及党政机关对读书会日益重视,从理论、管理、功能、虚拟等多角度探究当代读书会。在中国出版协会的指导下,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于2018年11月19日发起并成立了全国读书会联盟,一年时间,全国各地区已有许多家读书会性质的机构加入到联盟当中。人民出版社作为党社,其成立的读书会必须具有党性、人民性,其主张构建的全国读书会联盟应该成为引领主题阅读的主力军;有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的道德底线,有共同的生存与发展的生命追求、精神追求,以此为前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引领主题阅读,是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责任和担当。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以及发起成立的全国读书会联盟,在引领主题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勇于担当主力军的角色、主力军的责任,使如星辰般散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读书会有归属感、有形态感,帮助各地读书会成为区域的名片;其次,要解决数字化时代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多读经典,多读有价值的精品,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要倡导有品质的阅读,对基层群众,更要加强阅读引导,加强精品书、好书的推荐,让更多有价值的精品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最后,要进一步完善阅读的基础设施,为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创造更好的条件和阅读氛围。促进各个行业地区读书会,获得政策的保障、舆论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我想,我们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将在引领主题阅读的道路上努力引导广大读者将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优秀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武装到思想中,融会到行动中,让我们每一个国民既充满文化自信,又怀德自重,成为新时代思想引领下的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适应时代潮流的人。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