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辉
摘要: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感受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能够学会用生活化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具有双向作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应用误区,并基于此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生活化教学显得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小学数学中,强调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從身边去发现与探究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数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误区
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教师都能认识到生活化模式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理解不深入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生活化模式的重点在于提高知识的活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际教学中,教师虽然树立了生活化理念,但是行动力不足,教学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都是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
生活化模式的应用需要借助生活情景来展开教学 由于数学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学科,抽象性也是其重要特点。如果在教学情景创设中过于牵强,反而会影响数学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停留在低级层面,无法理解其数学内涵。
实际应用中,结合生活所设计出的数学问题脱离生活实际 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许多教师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个群体动物,然后引出乘法。但是,学生的关注点可能停留在动物本身上,而没有深入到数学层面,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和学生思维的混乱。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从前文论述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本章重点讨论生活化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挖掘整合教材内容,引入生活元素 数学知识教学一定要围绕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才能提升生活化教育质量。引入生活元素之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才更容易,学习才能更加稳固与扎实。但是从人教版教材情况看,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造,来降低教材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感,降低知识难度。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经验对教材进行改变,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理解能力 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使用中,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尤其是面对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教师更应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来促进学生的理解,继而实现数学知识的积累,学生面对生活问题时才能具有更广阔的思考角度。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中,由于知识重点较为抽象,仅仅依赖多媒体、黑板等开展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公式与内容。所以教学中采用铁丝,制作了一个“立体”的长方形,让学生的观察更为直观,学习中也能够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投入到学习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情景的创设越是接近学生生活,越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所以在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必须借助相关生活情景开展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展示教学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身边的案例揭示数学规律、品味数学思想与用处。
在生活应用中感悟数学价值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去指导生活才能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养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所以在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可以在家庭作业布置中加入一些生活化内容,通过动手等方式让学生去实践。例如,在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下家里电视机的面积、自己房间的面积等等,并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交给教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束语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而在生活教育理念中,就是要求教师将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教学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选取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提升数学课堂生机与趣味性,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秀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2]王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远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