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明
【摘要】物理作为高中重要学科内容之一,是一门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特点的应用学科。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物理学习中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思维和抽象分析技巧。在新课改中,高中物理教师学习了课改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和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育人要求,高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符合新时代教学规律的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物理能力培养。本文通过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上的运用,提出如何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师教学预期,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对策研究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必要性
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强调了“问题”和“情境创设”两个重点。问题导向式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在应用学科中,问题也是探究的前提,牛顿因为有一个苹果坠落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浴中因为水的排出,产生疑问,计算出了物体体积。所有的研究都是以“问题”开始,“问题”能够激发人的思维,使人对事物产生兴趣,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探究、主动探究,从而提升物理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情境创设”教学能够把物理学中抽象、复杂的规律、定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融“情”于“境”,使学生热爱物理喜欢物理,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利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逐渐进入物理世界,培养学生物理情感。因此,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将“问题”与“情境创设”两种重要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二、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生活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学生学习物理不仅是为了升学为了考试,还是增加知识,了解生活的途径,物理是解答生活现象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借助物理知识得以解答,学生学习物理也可以更好的适应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应当从生活中提取,以生活为基础。例如,学习《圆周运动》时,教师结合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提出几个问题:①一般在圆形转弯的高速路上,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车道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外侧车道高于内侧车道的倾斜路面,这样做是为什么呢?②同学们在操场跑步时,如果速度很快的经过转弯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实验精神,让学生利用生活实践的方式,发现当运动的物体改变运动轨迹,会有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存在,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兴趣,利用更多的生活常识与物理内容结合起来,形成融会贯通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开展问题情境创设
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现代化教辅工具,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视频、音频等形式刺激学生感官,丰富教学形式,将死板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物理问题。例如,学习《研究摩擦力》时,教师可以选取《小鬼当家》中小主人公凯文机智对付反派时,在家门口泼上水,水结冰后,反派走在上面滑到的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走在冰上和平滑的雪上容易滑倒,走在积雪中不容易滑倒?”然后,再在多媒体中播放几张增加摩擦力和减低摩擦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雪天后的车轮上防滑链的设计效果,观察一下自己防滑鞋和容易滑倒的鞋子底部有什么不同,自己想一想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在这期间引出章节内容,摩擦力有关概念。通过多媒体,生动想象地展示了摩擦力的影响以及那些物体什么样的形式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学生直观认识物理原理。
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物理学科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的灵魂,通过实验实践物理规律,掌握物理定律。物理实验是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实现学生动手操作的愿望。在实验课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在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前提的情况下,结合学习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实验课中,可以针对实验提问学生可以有哪几种实验方式,在试验中眼前哪些实验器械是没有必要使用的。学生在实验情境中,思考问题,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判断。实现物理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情。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生活设计问题情境,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辅助物理教学,在试验中利用学生动手机会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自探究,培养学生物理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树唐.浅谈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宋海峰.巧设情境,激趣深入——谈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4,35(08):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