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德育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萌芽、发展直至成熟,在稳定封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很多思想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在当今小学德育实效不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从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中汲取积极因素,不断调整,建构顺应社会发展的小学德育新模式。
关键词:传统德育 小学德育 审视 思考
一.中国传统德育的特点
(一)传统德育目标精准化
古代传统德育目标非常清晰,就是培养君子乃至圣人。培养“君子”一直是几千年来我国道德教育的追求。在典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君子的定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在传统德育中培养“君子”是最重要的目标,因为传统文化中认为普通民众修身“君子”,可以“推己及人”,化民成俗;统治阶级以“君子”治国,可知”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施以仁政。甚至可以这样说,“君子”已经成为数千年来中国理想人格的代表。“君子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传统德育文化载体多样化
我国的德育思想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以前,先秦至隋唐,宋元以下及清。秦前,德育开始萌芽并渐趋走向成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其中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儒家道德思想,墨子的“志功之辩”,老子的“无为而为”,韩非子的“法势术”合一等。秦以后尤其是汉尊儒学为正统,开始以经学,封建纲常为主要德育内容。后续,又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思想体系等。
这么丰富的德育内容是如何得以呈现并取得“教明于上,俗美于下”的效果的呢?首先教育者为了传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多推崇《诗》《书》《礼》……,使“仁、智、勇”这些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理念深入人心,并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同时也是考试范围。儿童的启蒙读物也是学科知识和道德规范的高度融合,如《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其次,创设社会化德育环境,树立榜样。“凡有孝子贤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后汉书·百官志》)包括后来的明清时期的各种牌坊也是宣扬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之举。再次,通过文学作品进行道德教化。诗歌在所有文体中最擅长抒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诗人都借助这种文体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離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因此,当民众吟诵、欣赏这些诗词歌赋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道德文化和音乐联系非常紧密。早在西周,就有相应的礼乐制度。“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礼节,更多时候指的是道德准则。“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约束人守礼的力量是传统。那么与“礼”相配的“乐”显得就非常重要。“乐”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民众的道德规范。所以西周灭亡时,我们说国家就进入了“礼崩乐坏”的节奏。同时,音乐对于陶冶人情操,提升道德水平也有很在重要的作用。古有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叮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民俗。故先王著其教焉。”(《乐记·乐施》)这些都说明了音乐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
(三)传统德育途径立体化
在我国学校出现得比较早,在夏商即有“庠、序、校”,在《周礼·地官·大司徒》提到了“六德”“六行”,“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官学如此,私学也是一样,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书院规训》六条,就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到书院规训之中:正趋向,以立其志;主诚敬,以存其新;博穷事理,以尽致知之方;审察几微,以为应事之要;克治力行,以尽成己之道;推己及物,以广成物之功等。
其次,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差异格局”的秩序。“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所以在中国社会中“家”这个最基层的组织特别重要。因此在道德价值观传播的各种渠道中,首要途径就是家庭。类似于“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等小故事常见不鲜。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史料,看到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力量。如,诸葛亮在家书中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还有我们熟悉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以传统德育最基本德育内容“孝”为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不仅与至亲,并且也是忠君之举,所以社会德育可以看做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义疏》)由此可以看出,美德是从政的必须条件。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则告诉我们人无德则无法立足于社会。
二.传统德育文化视域下小学德育的探讨
任何时期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德育工作也概莫能外,我们从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中能看到传统德育的传承,也能感受到当今德育工作的变革及与时俱进。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目标
在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不仅制定了德育总目标,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将目标进行分解。以低年段的德育目标为例,《指南》中低年级学段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这份《指南》非常全面地体现了在社会转型和社会心理变迁形势下对青少年德育方面的要求,有一定的层次性。
传统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以君子为代表的理想人格。传统德育中的“君子”既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高道德水平,又是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人格的升华。“君子”很好地联系了当下生活和理想追求,使得“修身”目标有实现的可能。传统德育认为,只有先成为一个“君子”,接着言行感染身边人即“君子之德风”,理政方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后构建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
相比较而言,《指南》中提出的德育目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目标逻辑顺序首先是可以感知的,可以理解的,可以体验的。目标的制定应该围绕小学生生活,致力于培养基本社会素质,成为一个有共情能力的人,形成对生活应有的态度,拥有好的习惯,并因此获得美好的生活,推已及人,最后形成和谐社会。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载体
在《指南》中,提出了通过“课程”“文化”“活动”等载体育人,体现了“大德育观”。以“课程育人”为例,要求各学科教师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内涵,并将德育内容细化到学科课程目标之中,在课堂上全面渗透。这对教师本身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方面,传统德育则更显优势。虽然在古代并没有专门德育教材,但德育教育因子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朱熹提出,小学道德教育主要要“学其事”,“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知其然;大学阶段才推究其理,知其所以然,完成“圣贤”教育。这样的课程内容明显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暗合了“德育生活化”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的生长力量就来自于这些身边小事,来自于生活细末。
(三)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指南》中指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也就是说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环境建设工程”,学校教育是小“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形成的是道德教育的大“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只有依赖道德环境才能取得实效。基层学校按照《指南》要求大多健全了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等,也开通了家长开放日、接待日等多种家校沟通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家庭是孩子出生的地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接受、保存、传递、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所以,习近平曾明确提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问题。
除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这三方面,传统德育更为注重的是反省内求,慎独等。因为传统道德教育认为“教化”不是个人对社会生存法则的适应顺从,而是个人通过反省内心来进行外在行为的调整、节制和提升来适应外界客体变化的过程。它相信人有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的静思己过对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这块对学生的教育还存在盲点。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德育文化源远流长,有显著的特点,也有卓有成效的措施和方法。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分析,做好传承,结合当今小学德育工作,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德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田雅,唐梦霞.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当代启示[J].学理论,2018(10).
[3]段炼炼,毕宪顺.道德失范的矫正路径分析——基于古代德育机制的考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
[4]王容.试论中国古代书院的德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9(9).
[5]高继成,赵静霞.中国古代德育借鉴与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08(9).
(作者介绍:武剑青,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和德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