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①

2019-09-10 07:22:44戈艳程克群
中国商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

戈艳 程克群

摘 要: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盈余管理动机强。农业类上市公司追求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其自身的资源分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分别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的影响。结论表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投资支出的影响不同,农业类上市公司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提高利润,会被市场识别,抑制企业投资支出;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调低利润,造成表面盈利的假象,促进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并不理想,整体的盈利水平较弱。农业类上市公司需重视企业投资,合理应用资本。

关键词:农业类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投资支出 信息不对称 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a)-117-02

农业上市公司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目前整体投资水平较低,企业资源配置不均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投资利润有关论述,企业的投资支出受到利润水平影响。农业行业因其农业弱质性,是使用盈余管理调整利润的大户。在市场多元化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不再单一,应计盈余管理通过改变盈余分布调整利润,真实盈余管理利用真实经营活动影响盈利。两者本质不同,产生的会计信息有所差异。在非完全有效市场下,投资决策很可能会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通过盈余管理向决策者传递内部信息, 有利于提高投资的决策效果;也有可能产生消极的,构造虚假业绩,扭曲信息的真实性,误导投资者,最终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1 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说

1.1 理论基础

现代投资理论:非完全有效市场下,Tinbergen&Klein提出投资的利润有关论, 投资取决于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财务资金,而公司的财务水平取决于利润,因此利润与投资相关。企业的投资支出受到期望利润水平的影响,盈余管理通过影响相关利益者对未来业绩的期望值,作用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投资规模。利润有关论也是融资约束,流动制约性假说的基础。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交易双方存在不对等的位置。结果是可能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使得外部投资者对投资项目预期收益错误估价,造成逆向选择风险。使得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变高,造成内部资金不足的企业减少内部投资支出。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基于两权分离制度。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管理者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出于利己主义进行盈余管理。在投资支出方面表现为,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加大投资支出扩大企业规模而获利。同时也存在管理层为保持盈余平滑而减小投资支出的情况。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的提出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理论上的。非完美市场融资优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企业的融资越受限制。缓解融资约束是盈余管理重要的动机,从投资效率的角度分析,债权人为信息接受弱方,为保证自身权益不受损,债权人会采用增加融资成本的手段。因此导致了内部资金不足的企业放弃收益的投资项目。

1.2 提出假说

结合以上理论,得出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的逆向选择和代理问题影响投资支出的。企业盈余信息的好坏左右着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外部投资者就会增加外部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随之减少;盈余管理可以缓解融资约束[1]。应计盈余管理从本质上并未改变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因此市场参与者结合私有信息很容易识别。当市场意识到企业进行了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未来业绩持怀疑态度,会产生逆向选择,减少外部资金投资,从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支出减少。另外,股东和管理者之間存在代理冲突,管理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希望通过盈余管理传递积极信号,会扩大企业投资支出。但利己主义会增加代理成本,一旦被识别就会引起逆向选择,投资支出就会降低。假设一:应计盈余管理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支出。真实盈余管理是对实际经营活动的操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易被识别。这就让市场参与者对企业未来盈余产生信心。外部投资者会愿意进行投资,所以真实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约束,降低了融资成本。假设二:真实盈余管理会促进企业的投资支出。

2 研究设计

2.1 被解释变量

投资支出(INV)。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支付的现金(CPF)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而收回的现金(NRF)之差度量[2]。

INVi,t=(CPFi.t-NRFi.t)/Ai,t-1

2.2 解释变量及定义

(1)应计项目盈余管理(DAC)。根据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生物资产占有重要比例的特点。参考学者韩冬梅,王敬玲[3]等学者研究,结合陆建桥设计的扩展Jones模型计算得出。(2)真实盈余管理(REM)。借鉴Roychowhury和Cohen的模型,参考李增福[4]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 (3)盈利能力(ROA)。加权后的资产回报率衡量盈利能力。(4)货币资金持有量(CAS)。用货币资金持有量/年末总资产衡量。(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SG)。用适合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长率代替托宾Q。(6)公司规模(SIZE)。总资产对数。(7)上市年限(AGE)。上市年限对数。

3 实证检验与分析

实证检验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证监会公布的财务报表和锐思数据库。剔除ST,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最终取得2012—2017年样本公司33家,有效样本共198个。

3.1 描述性统计

2012—2017年样本公司DAC和REM均值接近为0,表示既有正向盈余管理又有负向盈余管理。两者的偏度分别为-0.4823,-0.3894。均为负值,说明农业类上市公司存在调高利润的可能性;应计盈余管理的偏度更大,说明企业调增利润时更愿意用应计盈余管理。INV均值为0.0611,极大值为0.4404,极小值为-0.1719。说明样本公司间投资支出各不相同,有部分公司投资回报并不是很好,入不敷出,如表1所示。

3.2 回归分析

假设一成立:应计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呈负相关。回归结果显示,模型调整后R2为0.7292,F值为14.9567,方程整体拟合度较好。当农业类上市公司实施高应计盈余管理时,企业的投资支出会减少。农业类上市公司更愿意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来调高利润。但当企业用应计盈余管理调高利润,由于应计盈余管理易被市场识别,市场意识到企业有盈余管理行为,加剧了代理冲突,增加了融资成本,因此投资支出减少了。

假说二成立:真实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呈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不易被市场识别,市场会接收到盈余管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认为财务报表反映的就是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不看好企业未来业绩,从而增加融资成本,企业因此减少投资支出。表2回归结果显示,REM的P值为0.2484,CASH的P值为0.1153。但在可接受范围内。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非常多元化,上市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的经营情况都会导致真实盈余管理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因此两者的关联性被弱化。

4 结语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33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投资支出的情况进行了探究,最终发现:总体上看,农业类上市公司选择应计盈余管理调增利润时,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支出。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减利润时,会促进企业的投资支出。并发现,近年来随企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反而又下降的趋势,其投资支出总体趋势也呈下降形态。货币持有量与投资支出呈反比,反映了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整体的投资积极性不高。

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期,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投资行为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我國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积极调动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的热情。可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内部控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管理层应加强投资热情,合理规划,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 王彦超.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J].金融研究, 2009(7).

[2] 杨继伟,聂顺江.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研究[J].管理科学,2010,23(6).

[3] 韩冬梅,王敬玲.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08(5).

[4] 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2).

①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省领导圈定课题“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SLDQDKT17-22F);2018省领导圈定课题“安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问题研究”(SQKTF18-07)。

作者简介:戈艳(1995-),女,汉族,安徽六安人,研究生,主要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程克群(1969-),男,汉族,安徽望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27:50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商(2016年31期)2016-11-22 09:13:18
股权众筹发展的意义、难点和对策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45:38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08:03:44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建材市场研究
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04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