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2019-09-10 00:35姜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姜红

【摘要】目的:对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中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8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00)和常规组(n=40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称早期护理,统计两组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度献血反应发生率0.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5%(P<0.05)。实验组轻度献血反应、重度献血反应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9.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结论:针对无偿献血者开展全程早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献血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全程早期护理;献血反应

因心理、生理、采血环境、采血操作等因素,献血者较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血容量急剧下降,实际中又被称为献血反应。在乡镇集中采血点击流动献血车,献血反应较为常见,其会影响献血者舒适度及再次献血意愿。相关研究认为,针对无偿献血者开展早期全程护理,能够显著减少献血反应。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800例,对其中部分献血者开展早期全程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8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0例。常规组包括女190例、男210例;年龄范围19~56岁,平均(34.2±2.6)岁。实验组包括女193例、男207例;年龄范围20~55岁,平均(34.4±2.4)岁。兩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献血前依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献血者资格进行评估,献血开始至结束半个小时后对献血者神志、面色、心率等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献血反应则开展对着治疗及干预。常规组接受常规宣教,实验组接受全称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干预:由专人开展卫生知识宣教,交流过程中对献血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献血者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心态会影响其献血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对于不同性别、年龄、行业的献血者,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2)献血知识宣教:献血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对于存在献血会传染疾病、损害健康想法的献血者,应进行针对性解答,同时通过播放视频、发放手册等方式引导献血者对献血形成全面认识。(3)献血关怀:献血关怀应贯穿于献血前中后,使其献血过程中能够保持愉悦。穿刺前通过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穿刺操作应做到快、准。献血过程中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行严密观察,完成操作后告知献血者连续5~10分钟按压穿刺点,然后包扎弹力绷带,陪护5~10分钟并交代注意事项。(4)改善献血环境:为献血者提供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使其能够在献血过程中放松身心,保证献血的有序完成。

1.3观察指标

献血反应包括轻度、中度、重度3中类型:轻度:献血中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出虚汗、头晕等症状;中度:尚有恶心、胸闷、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心悸等,渐进的轻度反应;重度:在以上症状基础上,存在明显的惊厥、晕厥、意识不清、视物模糊、大小便失禁等脑缺血症状。恢复期:四肢转暖,面色由白转红,神志清楚,脉搏和缓有力,心率恢复正常。应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估献血者满意度,对应分数0~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1-不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中度献血反应发生率0.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5%(P<0.05)。两组轻度献血反应、重度献血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满意度99.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无偿献血者不断增多,这对于保证临床用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会出现献血反应,这不仅会影响献血者舒适度,还会降低其再次献血意愿[1]。相关研究认为,针对无偿献血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献血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对于无偿献血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2]。

本研究针对实验组献血者开展早期全程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献血反应。献血反应通常和献血者个体差异、外部因素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开展早期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引导献血者对献血形成全面认识,改变其对献血的错误认识和看法,使其能够愉悦的完成献血。同时针对献血者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其存在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减少应激反应,保证献血安全[3]。另外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参与处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献血反应对献血者产生的影响[4]。献血后护理人员对献血注意事项进行说明,能够指导献血者补充营养、增加休息,促进献血后恢复[5]。最后构建良好的献血环境,能够提升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的舒适度,避免其因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等出现不适,控制献血反应诱发因素[6~8]。

本研究中,实验组中度献血反应发生率0.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5%(P<0.05)。实验组轻度献血反应0.8%、重度献血反应0.0%,与常规组的1.0%、0.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00例献血者中非常满意196例、满意200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9.0%;常规组400例献血者中非常满意140例、满意180例、可见,针对无偿献血者开展全称早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献血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石晓洪,邱香.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护理风险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 396-398.

[2]魏堤.心理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1(19):2697-2698.

[3]张蕾,宋俊贞,张金彩.舒适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研究[J].河北医药,2015,12(2): 313-315.

[4]李家丛.精细化管理在无偿献血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4):364-365.

[5]范瑾.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3):149-150.

[6]王雪梅.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 (11):1704-1705.

[7]梁燕梅,刘凯媚,任俊.浅谈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 11(7):4409-4409.

[8]刘峻,杨梅.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49 -250.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
太原市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实现“直接减免”
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彰显公平正义
2012~2016年衡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调查分析
清远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与初筛对策
采用自粘弹性绷带为无偿献血者按压穿刺点止血的效果研究
保山市近十年无偿献血人群特征调查分析
临沧市无偿献血者HBsAg、HCV—Ab、ALT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无偿献血者临床输血费直报的意义
2002~2013年苏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
浅谈无偿献血者档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