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教育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中出现的新的教育对象、教育需求、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资源平台、智慧教学平台、学情分析平台的使用,不仅创新了教育教学的模式,而且为一线教师检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提供了不同的评价视角,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教育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3-004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由此可知,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是软件和工具,更是整个时代的颠覆性变革。如今,因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工作、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模式,所以,教育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便成为我们应该努力前进的方向。
一、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革命性影响
(一)信息时代孕育新的教育对象
著名教育家马克·普林斯基将与信息技术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称为“数字原住民”( Digital Natives)。“数字原住民”出生在信息技术与网络设备普及的时代,他们本能、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数字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沉浸性、融入性和依赖性,能自发参与并快速适应信息技术变革。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学生,他们热爱技术、熟谙技术,崇尚定制化教学,他们获取的信息是大量的、共享的、生动的、缺乏筛选的。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信息时,他们经常会同时进行软件聊天、收发邮件、浏览微博等活动。因此,这种多任务操作、可视化学习和试误式成长成为他们喜爱的学习形式。
(二)信息时代催生新的教育需求
信息时代知识膨胀的速度远远大于人类学习的速度,现如今,单个个体垄断知识“所有权”的时代已经结束,群体共享知识“使用权”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知识无法再作为教育的惟一目的,而获取、筛选、架构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当机械性、常规性的工作逐渐被电子化或自动化取代时,受教育者就需要凸显其作为人的批判性、创造性。因此,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互联网精神和大数据思维,还要发展计算机目前所不具备的复杂能力。
(三)信息时代开启新的教育模式
2018年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融合与创新阶段。《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信息技术要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高阶演进;教师和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和思维,并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在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模式成为信息时代的新要求的同时,信息时代的教学必然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同时凸显;3.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内容。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与教学方法创新
教育资源平台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综合性教育资源平台,有国家级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科网、贝壳网等,另一种是专门性教育资源平台,有微课网、中学课件网、英语教师网等。依托教育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共享众多优质教育资源,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以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课堂教学为例:
1.课前:①教师浏览学习平台上的优质资源,结合实际,在理清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教材、教案、导学案、微课、测试题等分别导入平台各个模块。②学生登录平台,通过导学案和教师共享的学习资源,提前学习,反馈学习困难。③教师通过导学反馈,了解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2.课上:①教师依托平台资源,创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情境导入。②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学生感知,辅助学生理解。如通过播放“人推车”“马拉车”“吊机吊车”“手压海绵”等动画引导学生归纳“推”“拉”“提”“压”不同状态下物体受力的共同点,得出力的定义。③利用在线检测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组卷,检测学生对各个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动态调整教学。
3.课后:①教师利用作业模块,布置作业或测试,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学生针对自己的错题查漏补缺,通过平台资源和答疑模块进一步学习。②教师上传知识梳理型微课、知识链接、思维结构图等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反复复习,巩固所学。
教师在使用教育资源平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面对海量资源,教师要牢牢掌握主导权。教师不可被丰富的优质资源迷花了眼,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对资源进行有效筛选和调用,建立属于教师本人、本班学生、本节课的专属教育资源库。②不可轻视线下教学的作用。线上教学资源虽然有其生动、直观的优势,但教师不能机械地堆砌使用,或者忽视师生间的现实交往。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并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③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过程。目前已有的技术设备基本处于教师垄断状态,学生对技术和平台的使用缺乏引导和监督,导致信息化教学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設备使用能力和线上学习能力,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二)智慧教学平台的使用与教学方法创新
智慧教学平台能通过迅速的数据收集分析功能和实时互动模块实现课堂由线下到线上的迁移。以“课堂派”应用为例,它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样,具有教师课前发布导学案、学生线上反馈测试结果、师生共享优质资源等功能。但与资源平台相比,智慧教学平台更关注于如何基于网络进行全程授课:
1.基于技术的教学实施——实时反馈的课堂互动:教师在PPT中可以随时插入互动或试题,让学生进行弹幕或抢答,教师在发布问题后,平台会自动计时,且大屏幕会实时统计学生的参与数据和客观题正确率,学生的主观题答案也会即时显示在大屏幕上,使课堂互动更加迅速、反馈更加及时。通过随时发布问题请学生解答,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通过随时提出疑问请教师解答,学生不懂的问题能够更快地得到教师的帮助;通过在群组中随时分享心得或讨论问题,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得到加强。
2.基于技术的课堂评价——详细多维的学业档案:“课堂派”能够实时统计学生各种学习数据,如学生总体学习时长、特定学生在特定环节的学习时长、学生作业提交速度与结果、学生测试成绩、课堂表现情况、课堂考勤情况等。通过对作业、测试、考勤和课堂表现4个部分进行权重分配,“课堂派”以可视化量表的形式即时生成每个学生的学业档案,教师如果觉得学生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可以据实修改。通过可视化、可修改的学业档案,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力有了更直观、全面的了解,可有助于强化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同时,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业档案,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师生点对点沟通,进一步改善学习策略。
3.基于技术的学生辅导——个性化的作业批改:“课堂派”作业模块包括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它支持50多种文档在线批阅,且可实现0秒收集作业,并对作业进行站内查重,将不合格的作业进行打回处理。平台能够对作业上传时间、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集中错误点、客观题得分、主观题答案等进行统计,教师既可以迅速获得全班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正确率、高频错误区等信息,也可以根据作业批改情况私信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课后指导。
(三)学情分析平台的使用与教学方法创新
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虽然是最为有效的,但精准教学必须以精准学情为基础。学情分析平台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深度的数据挖掘、直观的学情报告,为师生同时反馈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情况,助力教师精准教学。
极课大数据是一款与日常教学相融合的学业采集与学情追踪反馈系统。在不改变师生纸上答题与阅卷习惯的基础上,通过极速采集系统,在2分钟内可迅速扫描完成60余份试卷。通过数据分析,极课大数据可以直观显示学生的成绩单,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班级平均分、高分段、低分段、优秀率、及格率,高错误率题目,客观题高频错误选项,每一题的错误率及错误学生名单,每一个知识点的错误率及错误学生名单,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需要重点加强的知识点,每个学生的错题情况、成绩波动情况、薄弱的知识点及试卷详情,学生、班级、年级三者在各类题目和总分方面的对比数据等学情信息。通过极课大数据,学生可以查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业水平,整理个性化学习包和错题集进行专项训练;教师既可以快速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隐藏在分数背后的学生真实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关注学生”栏目,持续追踪特定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个性化辅导。
学情分析平台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在于加强了师生间的了解,使教学不再是单行道。同时,动态精准的学情追踪反馈,既从另一个角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将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知识讲解的准确性:首先,学情分析平台有序储存和精準调用学情的功能大大提高了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效果。教师不需再花费大量时间统计哪些学生在哪些知识点理解上存在问题,而是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矫正、深化学生的认知上,且在讲评过程中,教师也可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依托学情分析平台对课堂测验进行即时统计,不仅使学生需求变得可视化,而且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更加精准。同时,对于错误率高的知识点,教师会花费更多精力讲深讲透;对于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导学案、学生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节约课堂时间。最后,通过强化教学测量与评价,使“教”“学”“测”“补”4个环节形成高效闭环。在此过程中,教师从过度关注于“教”到更注重于“补”转变,使读懂学生成为“教”的前提,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目前,中国教育信息化逐渐向纵深发展,除了以上提到的信息化平台,还有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学习管理平台、以班比为代表的智能管理平台、以学乐云教学平台为代表的综合性平台、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有效呈现与传播工具、以Padlet为代表的师生互动增强工具、以作业盒子为代表的学习数据分析工具等,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合理选用,并在常态化应用的基础上,全方位创新教学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效果评价
目前信息技术尚未引起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信息技术现多用于对教学渐进式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实现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例如,绝大多一线教师在谈到信息手段对教学带来的益处时,说的最多的是“通过多媒体动画导入,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提高,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学生对动画片段感兴趣并不等同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如果教师还没想明白一堂课怎么教就开始着手搜索“教学资源”和“优秀课件”,或者制作复杂的教学动画,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技术使用摸索上,那么技术反而束缚了教学、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对技术的运用持有理性态度,不能让新技术禁锢了旧模式,也不能让技术应用流于表面。因为过多的技术不仅浪费教师的操作时间,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此,教师应当关注如何使教学本身更有吸引力,而非依赖技术工具吸引学生。“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意味着信息技术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而是背景。只有当教师习以为常且毫不费力地选择合适的软件和工具,从“教书匠”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时,变革才真正得以实现。
我国的信息化教学正在从信息技术与教学拼接整合走向深度融合。融合的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改善了教与学,这些问题需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效果评价来解答。
(一)技术应用的SAMR模型
鲁本·普特杜拉提出的SAMR模型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分为4个等次:
1.替代:即技术对于教学可有可无。比如用PPT上的板书代替黑板上的板书,改变的只是呈现形式,没有功能上的改进。
2.增强:即通过技术对教学进行锦上添花。如将黑板上的思维结构图板书升级为微课视频,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又不会对整个教学结构产生影响。
3.修改:即信息技术作为必要条件,重新设计教学任务。如教师可使用电子交互墙Padlet实时了解全班每位学生的观点和学习程度,激发学生思考、优化师生互动、及时调整教学。如果教师不使用信息技术,而是继续延续以前通过观察和提问了解学情的方式,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创造:即信息技术作为必要条件创造新的任务。如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分析统计,可以生成学生个人学业档案、实现常态化追踪学生数据、完成课上课下实时反馈。
(二)基于信息技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此类评价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开展的背景,主要是基于课堂教学的三个过程分别设计评价指标。
1.在教学设计环节,主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需要,是否将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是否在教学策略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设计信息化教学活动,是否设计针对整合了数字资源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教学评价。
2.在教学过程环节,主要关注学生是否会使用技术设备、学习成果是否外化和共享、学习体验是否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得到增强、思考是否积极并有效表达。师生是否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与资源共享。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契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教师能否用合适的方式表述关键概念和重点难点,教师是否通过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即时处理、是否达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并重、是否存在即使不用某个技术或设备也不会对教学产生影响的情况。
3.在教学效果评价环节,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是否借助信息技术得以建构,学生搜集加工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评价
此类评价直截了当地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基础、程度和效果进行评价。
1.在融合的基础方面,主要评价信息化教学资源种类与数量是否丰富、获取是否便利,是否有相应的实体技术设备和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是否具备信息化教学理念和能力。
2.在融合的程度方面,主要评价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的支持程度、师生分别与教学资源的互动情况、师生之间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互动情况、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
3.在融合的效果方面,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信息化知识并掌握了应用信息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活跃度是否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有所提升。
如果教师习惯于运用某一种信息技术手段,也可以采用专门的评价工具,如智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混合式学习评价工具等。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评价的导向、诊断与改进功能可以减少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盲目性、改变教师看待信息技术的方式。评价得分的背后不仅代表的是教师实际教学与评价指标的差距,而且通过不断对比和动态分析,教师会越来越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功能定位。因此,融合效果评价就像指明灯,引导着教师不断学习,并一步步走向信息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张小艳.论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化[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
[2]王久广,李守洋,王聚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路径与策略(中学阶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李振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环境下的班级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5).
[4]李依慧.“课堂派”支持下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8,(Z2).
[5]周进荣,尤晓珍.浅谈“极课大数据”在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9).
[6]戴 俊.极课大数据在讲评课中使用的实践范式[J].新课程研究,2019,(06).
[7]刘向永.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与有效教学深度融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8]岳 秋.从整合到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9]曹丕显.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评价指标研究[D].天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