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玲玲
【摘要】目的:研究归家式护理模式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对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需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0例,提供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0例,实施归家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1)实验组的遵医治疗评分、合理饮食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的情绪控制评分、社会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CHF患者实施归家式护理模式,可改善其出院后生活质量,提升依从性,所以此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归家式护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009-0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属于临床重症,复发率较高,容易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借助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可改善预后质量。本文分析了归家式护理模式应用在CHF患者中对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需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1.1±8.2)岁;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5±8.4)岁。纳入標准: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活动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可以分组研究。
1.2方法需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定期院外随访以及常规健康教育。需在实验组实施归家式护理模式:(1)组建家庭护理管理小组:由五年以上护理经验人员组建护理管理小组,该小组需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后期护理方案,并编写健康教育宣传册,在患者出院前实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具体护理方法;(2)随访时间: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家庭护理情况,解答患者疑问,强调后续护理方法,并将随访中掌握的患者依从性情况与活动耐力等信息予以记录;(3)护理内容:一是认知护理,即详细讲解CHF病因、自我管理重要性、护理作用、饮食控制效果等;二是心理护理,需及时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疏通,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三是行为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正确饮食、结合心功能状态逐步进行体力活动锻炼、定期监测血糖与血压;四是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支持与监督,以提升治疗依从性与异常症状发现概率。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确定为依从性、生活质量。(1)依从性:借助自制依从性量表予以评价,包括遵医治疗、合理饮食,其中得分越低则依从性越差;(2)生活质量:借助MLHFQ量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予以判断,包抒情绪控制、社会限制,分数越低则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需借助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活动中产生的观察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数据表示方法均为(x±s),并行t检验,P<0.05代表有对比意义。
2结果
(1)实验组的遵医治疗评分、合理饮食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的情绪控制评分、社会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CHF兼具病程绵长且需长期服药的特点,所以患者在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不高,往往难以谨遵医嘱治疗或是控制饮食行为,因此,有必要在患者出院后实施护理干预,以便增强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相较而言,归家式护理模式更有助于提高CHF患者生活质量与依从性,主要表现在实验组的遵医治疗评分、合理饮食评分均大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情绪控制评分、社会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基于归家式护理模式对于CHF患者提升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所以此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