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2019-09-10 10:29韩同友傅红冬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韩同友?傅红冬

摘 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实现了从“素质教育”到“素养教育”的飞跃,明确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缘由

如果把教育比作造房子,那核心素养则是楼房的地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而核心素养则是个体在应对这些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格,是三维目标的整合,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化,是指学生在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后所生成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符合社会需要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具体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凝练为以上四个素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大因素: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事物的本质决定了事物“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1],其本质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在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民众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一方面,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但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国家通过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让民众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又利于增强民众对于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的认同,从而提升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實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的思维方式、逻辑规律、价值观念等,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核心素养的凝练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教育民众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此次凝练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分别对应着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在促进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同时又放眼于共同的“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德育性是高中思想政治的根本属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力图培养符合本国利益和要求的公民。同时,它也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

三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具体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必须体现“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一方面,强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化的体现,其凝练必须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两者相互作用,息息相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或多或少地都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挂钩。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必须从课程具体内容出发,先从具体课程内容中提炼出学科核心素养,然后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实践。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从“素质教育”到“学科核心素养”。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素质教育被一些专家提出,它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中国式回答。随着教育实践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1世纪的教育进入核心素养的发展时代。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是核心素养的学科化,两者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接触的依旧是具体学科,因此必须把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具体的学科是形成核心素养的载体和基础,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两者都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教育目的,学科核心素养只不过更为具体化,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宏观指导下,着重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探求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贡献与作用。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一体性。从培养目标上看,这四个要素都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国公民展开。

首先,政治认同——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政治社会化,它指明了学生的成长方向,要求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成为有责任的中国公民,使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深刻的“中国特色”烙印。

其次,科学精神——有思想的中国公民。科学精神着力于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长有思考力和辨别力的时代新人。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再次,法治意识——有尊严的中国公民。法治意识致力于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了解基本法律条文,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义务,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最后,公共参与——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公共参与强调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从四者关系来看,政治认同具有方向引领性作用,是后三者的灵魂所在。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政治认同素养首先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培养的必须是有信仰的公民。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政治认同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公共参与的热情;科学精神则为公共参与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法治意识,是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是构成法治国家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支撑。法治意识主要包括程序意识、规则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它使人们懂得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有序进行政治参与,确保公共参与能够顺利进行。公共参与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体现,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必然行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综上所述,四个核心素养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