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严
摘 要:高中物理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重点科目,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科目,它和数学一样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同时它又具备很高的实践性。这些特点综合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圆周运动”这一大板块作为案例,从“理论和实际同步教学”“增加圆周题目的练习”“归纳总结不同圆周题”三个方面。进行案例的综合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案例分析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所以教师首当其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即,解题能力。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方式就是让学生不停的刷题,然后教师不断的讲题。这样的教学虽然很有效果,但是确实也是是一种没有方法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沿循这种模式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效果不成正比关系。教师需要从高一开始就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出效率更高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开始阶段,学习效果不太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渐积累,学习的效果也逐渐的显露出来。
1.理论和实际同步教学,夯实学生基本知识
高中物理课本内容是经过我国教育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但实际上,在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发展下,大多数的教材已经和实际无法同步。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从从源头入手,即,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理论和实际同步的教学,进一步的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提升解题的能力。
例如,课本上的很多关于圆周的物理情景都是设想在理想状态下,这些情景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像是,天体运动这一大类的物理问题,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圆周运动,或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等,这些题目都是将天体运动假设为匀速圆周运动,一般情况下,行星的轨道大多是椭圆形,故它们的运动绝对不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还有,圆周运动中的绳球模型、轨球模型、杆球模型、管球模型等经典问题,都是设置在理想状态下,像是,绳只能拉不能压、轨只能压不能拉,杆能压也能拉、管能外压也能内压等条件,在现实中,这些情景中的杆、绳、轨所受到的力并没有这么简单。教师可以将受力真实化,将题干变得更复杂些,学生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自然会提升解题能力,难题都能够解决,何况一开始的理想化的题目呢。
2.增加圆周题目的练习,提高学生解题速度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庖丁解牛。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庖丁磨损了数不清的屠刀,肢解了数不清的牛,才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磨损屠刀的情况下,肢解一头牛。这说明了,学生要想提升解决圆周物理题的能力,必须要增加圆周题目的练习量。
例如,学生正在做这道题,“绳端系着物体Q,质量M=1.3kg,静止在水平转盘,另一端通过转盘中心的光滑小孔W吊着质量为m=0.6kg的小球C,Q的重心到W点的距离为0.2m。若Q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2N,为使小球C保持静止,求转盘绕中心W旋转的角速度的取值范围”,做完了这道题,学生再去做这道题,“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两个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相同的小物体1、2,它们到转轴距离分别为15cm和17cm,1、2与盘面間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重力的0.6倍,试求当细线上开始出现张力时,圆盘的角速度,当1开始滑动,圆盘的角速度,当1即将滑动时,烧断细线,此时1、2如何运动”,学生解决完这两道难题后,会发现这两道题目其实是一道题目,它们都是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练习其他同种类的题目,很快,学生就能够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出临界问题的解题规律。
3.归纳总结不同圆周题,升华学生解题认知
题做百遍,自会解题。学生经过了大量的圆周题目的练习后,就要去总结自己完成的题目了,做题是输出过程,利用自己学习过的物理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而总结则是输入过程,通过自己做过的习题和掌握的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生便能够掌握其中的规律。只有有大量的圆周题目的储备,学生才能够把握高考中,关于圆周运动出题的全部类型。
例如,材料圆周运动的两种运动状态无非是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然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做过的圆周题目分为匀速的和变速的。匀速中,又有皮带装置类的题,木块在圆盘上的题,小球在用绳子系着的题等,而变速运动中,则是物体处于重力场和电场中,或者处于磁场中,这一大类问题。而天体运动自己又是一大类问题。学生通过总结,细化了圆周运动的问题,对不同的题目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教师这样操作,学生自然不会觉得物理困难。
综上所述,高中的物理虽然知识点多,题型多变,但只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物理也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理论和实际归纳综合到一起,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增加物理题目的练习量,量到故能质变。最后,教师还要督促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其中的“道”,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题目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学红.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6,34(11):23-24
[2] 王方军.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2):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