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波 陈菊花 王梦迪 狄钾琪 庞黎明
[摘要]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常规腹腔镜手术操作,实验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以及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进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泌素及胃动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能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患者耐受性,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胃肠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结直肠癌;胃动素;胃泌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085-02
壮医药线点灸是黄瑾明教授根据广西壮医龙玉乾医师祖传经验总结整理,理论基础为气血均衡学说,选择多种壮药经过制备处理后,浸泡特制药线,将药线点燃灼灸在人体病变部位或穴位,通过温热刺激和经络传导,使患者气血恢复平衡,起到祛邪排毒的功效。经现代病理分析,壮医药线点灸可以调整肠轴的生长抑素和胃泌素水平,调节胃肠功能。快速康复外科指围术期实施有循证医学计据诊断措施的创新理念,工作核心是对围手术期实施的优化诊疗措施,从而帮助患者减轻身心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临床康复。研究发现,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胸外科、胃肠科及泌尿科等科室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外科中,并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法,对患者实施快速通道麻醉、微创外科手术和术后促肠功能恢复、加强术后管理等诊疗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共计20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55例男,45例女;年龄为20-80岁。实验组100例,52例男,48例女;年龄为20-80岁。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选标准:1、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原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诊断标准;2、经CT、MRI及病理影像学检查证实;3、术前未合并心脑、肝肾等器官重大病变;4、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研究;5、排除了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合并急性肠梗阻或肿瘤穿孔的患者,腹腔有严重粘连的患者,药线点灸无法耐受的患者,不愿意参与快速康复外科的患者;6、标本收集及实验室检测:采集术后第1日、第2日、第3日外周静脉全血,置于-20℃冰箱冷冻存放。收集后根据ELISA法,统一检测胃泌素、胃动素。
1.2.方法(1)对照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实施围术期处理,其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包括术前宣教,为患者讲解手术计划,提供术前营养支持,不常规禁食水、准备肠道及鼻胃管、引流管等,选择胸段硬膜外麻醉,微创技术下应用腹腔镜开展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维持胸段硬膜外置管镇痛处理,以非阿片类镇静止痛剂。术后,为患者应用缓泻剂和促肠蠕动剂,早期经肠进食,指导患者及早下床活动。(2)实验组接受壮医药线点灸,内容如下:1、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实施围术期处理,其中快速康复外科各项操作与对照组相同。2、经腹腔镜下实施结直肠癌手术治疗。3、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选择标准Ⅱ号药线,以中手法进行施灸,灸穴选择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及上巨虚,对所有穴位药线点灸治疗,每日药线点灸治疗2次。
1.3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临床不同治疗措施后的各指标进行记录,包括术后鼻胃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通过ELISA法检测两组胃泌素和胃动素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21.O软件,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治疗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进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胃泌素和胃动素实验组治疗前胃泌素为(101.19±13.04)pg/mL,胃动素为(186.26±19.25)pg/mL。对照组治疗前胃泌素为(102.06±11.53)pg/mL,胃动素为(185.94±17.18)pg/mL。两组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O.05。对照组治疗前胃泌素为(163.21±12.52)pg/mL,胃动素为(297.62±24.63)pg/mL。对照组治疗前胃泌素为(128.67±13.26)pg/mL,胃动素为(242.79±16.52)pg/mL。两组治疗后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快速康復外科核心内容是快速恢复胃肠功能,从而降低不耐受腹胀、恶心及呕吐等引起的放弃快速康复流程,保证快速康复的顺利实施。临床对术后耐受情况并没有客观的指标,多以首次排气时间评估胃肠道功能恢复状态,这种评判标准并不具备充足的客观性。壮医药线点灸操作简单,而且价格较低,可以应用于临床量化使用,用于结直肠快速康复外科前景较好,药灸选择的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药灸此穴位可以起到健脾益气和消胀除满的功效;药灸上巨虚穴,是胃经下合穴,对大肠腑病具有治疗效果;药灸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以起到治疗大肠腑症功效;药灸三阴交穴是足三条阴经气血物质交会穴位,可以起到健脾益血和条畅气机的功效;联合所有穴位应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以实现益气除满、温经通络和通腑泄浊的功效,及早恢复蠕动功能,从而帮助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重点在于快,快速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对肠道功能也能起到有效的调节,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大的受益。由于胃肠手术后,消化道给药会引起不良刺激,选择非消化道给药的方式,例如针灸治疗,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常规腹腔镜手术操作,实验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结果得出:(1)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进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P<0.05)。(2)实验组治疗后胃泌素及胃动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能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患者耐受性,药线点灸选择各穴位治疗,能实现壮医外治法治疗结直肠癌用于快速康复外科作用,壮医外治法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在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时,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胃功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