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秋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實施股骨头置换术的62例患者资料,患者均使用布比卡因麻醉。根据患者的麻醉剂量使用情况,划入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n=31)。对比患者的麻醉效果、镇静评分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患者Bromage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优于高剂量组,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镇静分数比较方面,未见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患者术后发生7例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低剂量布比卡因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使用,可在有效发挥麻醉镇静、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加适合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股骨头置换术患者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074-02
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临床多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股骨头置换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实施股骨头置换术的62例患者资料,患者均使用布比卡因麻醉。在差异性的麻醉药物剂量使用方式下,观察其麻醉的效果,其目的在于提升股骨头置换术中麻醉药物剂量使用的科学性,现将数据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实施股骨头置换术的62例患者资料,患者均使用布比卡因麻醉。根据患者的麻醉剂量使用情况,划入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n=31)。高剂量组男女占比为16:15,年龄范围51-72岁,均龄为(58.91±4.51)岁。低剂量组男女占比为16:15,年龄范围51-73岁,均龄为(58.98±4.35)岁。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距,可以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方法低剂量组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血压监测。侧卧位,取L3-4间隙实施蛛网膜下腔穿刺,患肢向上。穿刺针置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回流通畅后注射0.25%布比卡因3-4ml,留置硬膜外导管,效果不佳则适当硬膜外追加麻醉药物。高剂量组建立静脉通道,血压监测。侧卧位,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患肢向下。穿刺成功后注射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和10%葡萄糖lml)1.5-2.2ml。留置硬膜外导管,转变为平卧位,效果不佳则硬膜外追加麻醉药物。
1.3评价标准以Ramsay镇静评分对比患者的镇静效果,满分为6分,1-2分代表镇静不足,3-4分表示镇静效果较好,5-6分代表镇静过度。以Bmmage评分法对患者麻醉情况进行比较,0分表示髋、膝、踝关节均可运动;1分代表大腿不能对抗重力,但膝、踝关节可运动;2分表示患者双膝以上难以运动,但能运动踝关节;3分表示髋、膝及踝关节均难以运动。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以SSP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数据t值计算,计数材料x计算,P值《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组患者的麻醉指标比较低剂量组患者Bromage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优于高剂量组,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比较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镇静分数比较方面,未见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剂量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患者术后发生7例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多,手术会对患者肢体产生一定创伤。特别是针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手术中风险发生率较高,患者术后易于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影响其整体手术治疗的效果。
当前临床麻醉多采用0.25%的布比卡因或者0.5%的布比卡因实施麻醉控制。本次数据比较的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患者Bromage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优于高剂量组,且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镇静分数比较方面,未见明显差距。在小剂量麻醉药物使用的方式下,可快速发挥镇痛、镇静的作用。
在小剂量使用布比卡因麻醉的方式下,可快速达到麻醉的效果,且保证镇静的作用。低剂量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患者术后发生7例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低剂量使用布比卡因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术后快速苏醒有益,且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感受,进一步表明了低剂量布比卡因麻醉使用的安全性价值,能够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低剂量布比卡因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使用,可在有效发挥麻醉镇静、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加适合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