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学生生活单一,见识较少,生活阅历少,生活积累少,加上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式方法太过单调,造成学生怕写作文,作文言之无物,假话空话一大堆。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树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拓宽思路,并为学生创情设景,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沟通。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生活化;积累素材;体验生活;创设情境
作文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历来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学生怕写作文已是不争的事实。每次布置完作文,学生总是愁眉不展,往往有搜肠刮肚、捉襟见肘之窘,为了应付只好赶鸭子上架,其结果是言之无物,或胡编乱造,假话空话一大堆。
究其原因就是农村学生生活单一,见识较少。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孩子们的嬉闹中打发。农村学生除了课本外,很少能阅读到课外读物。加上,学校怕学生外出活动出事,很少组织校外活动,校内活动也很少开展。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生活阅历少,生活积累少,没有写作的素材,所以不喜欢写作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另一个原因就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式方法太过单调。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实现作文与生活的沟通,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字。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作文教学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就是立足生活,关注生活,体悟生活,表达生活。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指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要回归自然生活、社会生活、自我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土壤里,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最终使学生在与生活的对话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以实现自由表达观点、态度、情感和体验的教学活动,这是对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的最直接表达。实施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观察,注重积累
作文源于社会,生活处处有作文。神气奥妙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觉地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细心体味,用心感悟,擦亮一双慧眼,积累写作素材,夯实写作基础。
1、从自然生活中积累素材
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在作文教学中,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天来了,我们组织学生觅春、踏青、野炊、赏花……通过观察,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花鸟的灵气,感悟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匆忙,夏天到了,我们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生存大挑战”,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带给他们回归自然、展示童真的愉悦;秋天将至,组织同学们观天高云淡、赏菊香之美、品瓜果之甘甜、悟劳动之欣慰,别有一番风情;冬雪飘零,给农村师生又一天赐良机,打雪仗、堆雪人、玩冰条......这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还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再说,农村不乏动植物,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美味的野果……在农村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我们刻意让孩子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作文素材便可招之即来。
2、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
社会是个大课堂,它演绎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千姿百态。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是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农村有许多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如除夕的烟花烂漫,春节的拜年走亲,二月的社日,清明的扫墓拜坟,重阳的敬老尊长等,总呈现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景象。如每年清明节,学生都要与父母一起去祭祖,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很多学生都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借助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浓郁的家乡风情,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3、在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到阅览室借书进行阅读,并要求和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或摘抄优美片断,或写读后感,或写相似经历,或写收获,或作批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方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产生情感,培养语感,激发灵感.
二、体验生活,拓宽思路
学生生活在农村,有着充裕的活动时间,广阔的活动天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导生体验生活,布置一些紧扣“农”字的题目,拓宽习作思路。
1、多写观察日记
农村学生经常要喂养、饲养小动物,还经常要种菜种果等农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把他们与小动物间的点点滴滴记下来,把种植的感受、变化写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便日记跃然纸上。
2、写“小发明小制作”
农村孩子生活在广阔的自然之中,思维不受限制,常常自主开发,创造出许多新玩具。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发现、发明、小制作写下来,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乐中写。
3.写生活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农村孩子虽活动在乡村,但同样具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孩子们总有所见、所闻、所感,总有喜、怒、哀、乐,抓住生活这面多棱镜,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真实可靠,写来得心应手,容易真情流露。
三、创情设景,激活热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光注重课外重引导观察、教学生积累素材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在课内加强训练。我们的具体任务就是: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重创情设境,注入学生日常世界的因子,激活学生的生活的体验和创作激情,让生活真正在教师的情景创设下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激情。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景,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让他们忘记自己是在写作文,而是急切地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符合新课程精神,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但这条路辛苦而漫长,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用文火慢慢熬,慢慢炖。但愿我们在长期的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将学生带出“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的困境,达到“我因作文而快乐”的境界。这样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的轻松事。
作者简介:吴桂芳(1973.10-),女,广西柳州,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单位:柳江区拉堡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