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一直面临的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重工业在我国的工业中仍然占领着主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这对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切入,就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经济;低碳;发展途径
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大多数国家不得不为我们生存的环境而改变原来的经济模式。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在高中学习中已经初步涉及了该类内容,为提升高中教材的生活运用效果,并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本文结合高中学习的部分知识,开展了自主探究,以下是主要内容。
一、低碳经济含义及重要性
低碳經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排放量、污染量较少,能耗程度较低,由低碳经济产生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低碳生活方式。如今国家面临较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各种低碳技术与产品也不断研发出来。加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力度能够促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环境压力。低碳经济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可促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兼顾环境效益的发展。
二、中国经济低碳发展途径与潜力
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多方面做出了贡献,如对人口数量进行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退耕还林等,并取得相应效果。为促使低碳经济顺利发展,要对其发展途径与潜力进行科学分析,下面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1.对能源结构进行整合
在化石能源种类中,含碳数量较多的要属于煤能源,天然气所拥有的碳含量则占到煤能源的百分之六十,油与煤能源相比则较少。对低碳与无碳能源进行发展,能够促使能源呈现多样化供应特点,减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对能源结构进行整合,不仅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能源使用安全性,还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整合产业结构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若产业结构存在差别,那么碳排放量也易出现较大差别。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对土地、光等因素的依赖程度较高,对能源消耗较少,服务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会因办公需要使用一些设备从而消耗少量的能源,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则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要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由于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通过发展服务行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较低的可能性。
3.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今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工业方面能源利用强度减弱,电力、化工、钢铁等行业在单位能源消耗水平上比国际标准多40%,钢、水泥等单位综合能耗则分别多20%和45%,建筑行业单位面积采暖能耗则为发达国家的三倍左右,矿产资源回收率为30%,比世界标准水平较低,这就表明中国能源在使用方面存在浪费现象,但也说明在能源效率的提高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中国要坚持节能发展原则,实施能源节约战略,制定相应的能源节约措施。
4.合理利用森林碳汇
二氧化碳可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吸收,从而有利于改善环境。森林覆盖率若增加1%,则最多可在大气中对7.1亿吨碳进行吸收,中国森林碳汇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但中国碳排放量也较多,森林碳汇难以对其进行全面处理,对此,中国可采用科学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分析
1.先天资源占优势
我们在高一地理课程学习中知道,我国能源消耗问题比较严重,但是我国也拥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储藏,甚至能排在世界前几位。我国煤炭储量非常丰富,尽管这几年消耗众多,但是未被开发的仍然占有绝大多数。最重要的是,现在被认可的清洁能源,待开发量也很多,如果能够将这些待开发的清洁能源很好的利用,将会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目前我国新能源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清洁能源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使用。
2.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正在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探索。相对于其他已经进行发展的发达国家来说,我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实施。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过去我们主要以高能源高消耗高排放为主,但是现在,我们根据我国相应情况制定了对应的措施,来降低我国的能源消耗,使我国能够健康持久地发展低碳经济。
如今能源面临紧张局面,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是中国进行有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低碳经济时,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创建符合国家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对中国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并对相关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使低碳经济发展活动能够有效开展。中国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相关能源技术进行研发,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吸取低碳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促进低碳经济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丽娜.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5):8-9.
[2]马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5):36-37.
[3]詹顺.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魅力中国,2019(28):317.
作者简介
刘晨思雨(2003.04—),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