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清
摘 要:印度2014财年增长7.3%,2015财年增长7.6%,GDP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国,21世纪的“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本文主要从中印两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现状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全面对比。
关键词:印度;中国经济;GDP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2
一、引言
“阿三”带有讽刺和嘲笑意味。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贫穷和落后的国家,继夺下世界银行、IMF 2016年全球经济成长王,印度再度以7.4%高经济成长预估值,拿下OECD最新出炉的2016全球经济展望表现最佳的经济体。
二、发展基础
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的大国,均有所谓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称。(1)地理条件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是印度的3倍,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中印两国在区位上各有优势,中国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比印度更具多样性。(2)自然禀赋 中印自然禀赋相当,各具优势。中印两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均较为稀缺,2013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5左右;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1.9%和23.7%,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等优势较为明显,印度则具有更为丰富的耕地资源。(3)人口 中印两国人口众多。中国汉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0%以上,汉语被其他少数民族广泛转用或兼用,民族融合程度高于印度。从人口素质看,2013年中国15岁以上识字率达到95.4%,而印度仅为69.3%。从宗教看,中国是典型的世俗国家,印度宗教氛围浓厚。
三、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水平 中印经济总量高、人均水平比较低。
1960-1978年间,中国GDP总量略低于印度。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GDP开始超越印度。2006—2014年间,印度与中国的GDP总量逐年增加,但中国增长速度更快。2015年中国GDP总量为11.38万亿美元,人均GDP为8016美元,印度GDP总量为2.18万亿美元,排世界第七,人均GDP仅1700美元。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农业发展水平 中国农业产量大,但仍需进口,而印度则相反。2013年,印度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70000千公顷,而中国为122524千公顷。2013年中国粮食作物总产量达6.02亿吨,而印度粮食作物总产量为2.65亿吨。(3)工业发展水平 中国工业规模居世界首位,遥遥领先印度。2014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达44176亿美元,居于世界首位,同期印度仅为5738.5亿美元。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为82270万吨,印度仅为8650万吨;同年中国生产汽车2372.3万辆,印度仅生产384万辆。航天工业方面,2014年中国航天轨道发射次数为16次,印度仅为5次。(4)财政实力 2014年中国财政、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22%和18%,低于同期印度的27%和20%的水平。2014年中国财政赤字率为2.1%,印度财政赤字率达4.0%。债务率上,2014年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约占GDP的39.2%,同期印度达45.8%。(5)教育与医疗 印度的基础教育水平与中国差距较大。中国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均略高于印度。2013年中国15岁以上识字率达到95.4%,而印度仅为69.3%。中国基础医疗水平远高于印度,2013年中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57%,印度仅为3.97%。(6)劳动力 印度人口结构年轻,可享受人口红利,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2014年,中国和印度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是17.2%和29.2%,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是73.6%和65.3%,65岁以上(含)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是9.2%和5.5%。印度劳动参与率较低,2013年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为71.3%,显著高于印度同期的54.2%。(7)贸易 中国贸易总量比印度多,但服务贸易额的比例则比较低。商品贸易(GDP的百分比)方面,2006-2014年我国商品贸易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印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14年比例仍然低于我国。其中印度服务贸易额近年来占比14%,而我国仅6%左右。
四、结束语
中印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将继续是一个领先者,印度则是追随者。对中国而言,不能再沿用唯GDP的发展模式,必须由注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必须注重对创新的投入、对环境的保护,包括更改人口政策,否则不仅会被追随者超越,甚至可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总体而言,印度经济具有不容忽视的增长潜力,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只是挑战也不少。
参考文献:
[1] 项飚.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 姚淑梅苑生龙.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前景[J].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6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