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
摘 要:作为一个对班级全体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就是班级建设的总工程师,是该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沟通的协调者,是学生发展的推动者。如果学生对集体、对老师、对社会缺乏爱,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优秀的班级。想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我认为必须遵循的一个法则就是——以爱为本,让爱成为班级建设的主旋律,才能让这个工程师有用武之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今时代,管理00后,教化00后,离不开以爱为本,否则,教育就成了空名词。
关键词:情感引领;班级建设;以爱为本
一、借助环境影响和社会活动点亮孩子的爱心之灯。
通过一系列可行而又现实的社会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人与社会。在自我珍视的基础上产生回报爱的需求,最终将这种态度,这种爱的需求付诸于行动,建立人与人间爱的关系。在坚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我们将爱渗透到班级环境布置。班级图书角将名人故事的精髓及爱心哲理传播,爱心传承栏里总会被我不动声色地贴上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爱心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延伸爱的意义。而工作重点放在借社会活动点亮爱心。我曾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那些被亲人遗弃的孩子,让我和学生感同身受心灵的巨大震撼。当看到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睡在大通铺上吮吸由靠垫输送的冰凉奶粉;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香甜的吃着我们带去的零食,愉快地玩着我们送去的玩具;看到那些残疾孩子只能成天躺在床上,连一个简单的抱抱都得不到时。在场的同学们都不遗余力伸出了爱的双手,所以我有幸目睹了男孩们笨手笨脚怀抱孩子的画面,女孩们耐心细致照顾孩子的记忆。这生动的一课远超了深刻的说教。我也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关心老人。我同样看到孩子们关切地送上营养品,亲切地陪老人聊天,认真地帮老人整理打扫,勤快地替老人洗衣擦鞋的感人景象。我还陪同他们到泸山义务捡拾垃圾,协助他们去街头当环保天使。借此种种奠定了学生的人格基础。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他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关心,懂得了付出。点亮了心底最明亮的爱心之火。因而在班级生活中,他们都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让爱弥漫。
二、注重尊重与关爱使孩子的心绕指柔。
想要成就良好的班级,师爱不仅对学生有领跑的示范作用,而且教师的爱心教育,尊重与关爱,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体现出各色形态。尊重与关爱可以使一个人逾越障碍走向成功,尤其对学困生和自卑感强的学生,宜给予加倍的尊重与关爱。不可随意批评训斥,不可忽视冷淡;对之要正面鼓励,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还应不间断持以肯定评价和真诚关爱。班级里有一既嚣张又自卑的男生,起初我不留痕迹的从物质和精神上去努力关爱他,却收到他更自以为是的否定。了解到他沉溺网络后,我决定以此攻心,找到他的QQ号,化名风行侠与之交谈,聊他感兴趣的话题,还买Q币送给他买武器装备。逐步取得他的信任后,我开始以他相似的痛苦际遇换取他的同情和关心。当我一点点告诉他,父亲吸毒败光家产、逼死爷爷、母亲改嫁、自己被迫初二辍学、如今居无定所只能给人打工安身时,他被深深触动了,约我见面,想认我当哥哥。当我如约在网吧见到他时,他傻眼了,我只能用一个紧紧的拥抱来解释,令他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接下来的日子,是他突飞猛进的改变与进步,因我给予的尊重与关爱,他走出了人生的阴影,重新又活出了少年的风采。反正,以爱为本也必须讲究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决不能一昧纵容或粗暴对待,一定要善于从小处着眼,从他情感的弱点出发,找准每个可能解决问题的机会。尊重会使之深味生命的分量,契机给予超重的关爱,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去探寻爱的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环境和集体的力量,教师引导班级利用平等、和谐、融洽互助的关心,为这类学生创设条件,消除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扭曲认识,通过正面和侧面努力恢复柔软的内心,使之成为一个懂爱惜爱的孩子。使孩子的心也具有温软的感觉,也可绕指柔。
三、善用爱心培养高度责任意识及自主管理能力。
知人善任是选好班级干部达到自主能动管理的关键。每带一个新班级,我都注意事事亲力亲为且力图完美,给学生树立一个行动和道德的典型形象。获取所带学生的表现反应后,我会精选两级管理人才。第一级由班长和各类委员构成要求是品学兼优具有高度责任心的骨干担任。而第二级则完全不限学业优良,只要他在某个方面有优点且亲和力强的同学担任。施行二级向一级负责制,组长每天和组员亲密接触,保证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去影响身边的组员信之听之。组长对组员负责,骨干对小组负责,相辅相成逐渐形成一个由规范他律到自律极高的团体。同时,在每个小组间展开“爱心夺星”活动竞赛,达到群策群力。要求每周做一件体现爱心推广爱心的事,例如小组成员助人为乐,从自身做起开展低碳生活,爱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种植花木,美化我们的家园,或是讲述一个爱的故事,珍惜我们身边的爱。总之,在良好的竞争中各小组成员精诚合作,对自己的班级,对自己的小组责任意识强,都有争优领先荣誉感,从而真正发挥主人翁精神。只要是班级的事,哪怕班级大事或突发事件都有人敢管会管,水到渠成地具备了自主处理能力,班主任无形中成“闲人”,但对于班级的督促与引导却不能放松,假以时日,就达成了“师生共管——学生自管”的模式。由此我相信,拥有一顆心爱,就会推动一个人全方位的发展。
总之,除了在爱字上大做文章,坚持教师自身爱心领跑之外,更重要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让爱丝丝缕缕渗透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并且还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给人的教化,借用集体和社会的力量,让爱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齐海荣.以爱为桥,和谐班级——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J].教育艺术.2019, (4).
[2]曾艳."以爱化人",优化班级管理[J].中外交流.20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