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张立忠
摘 要: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学科建设定位模糊、学科建设能力差、学科支持功能待开发、学科管理机构制度混乱、学科建设投入不足、学科队伍结构失衡、学术交流不活跃等问题.基于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要性、特殊性的讨论分析,结合调研结果,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学科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2-0123-0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我国启动高等学校扩招后由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成之初,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不需要进行学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建设,需要怎样进行学科建设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力图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此类学校学科建设的价值、方向、途径等问题.
1 调查研究的设计
1.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从学科建设定位及作用,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对专业、课程的支撑,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保障,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等方面,了解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讨论新建本科院校建设问题提供实证依据.
1.2 调查对象
在全国20个省份选取25个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其中21所院校通过网络了解其学科建设情况,对其中7所院校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对象选择点面结合,基本涵盖了全国建有新建本科院校的省份,同時对其中的代表性院校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在7所院校进行,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332份,问卷调查对象情况见表1、2.
1.3 调查方法与工具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实物收集等方法.编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和《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情况数据收集表》收集数据.
1.4 调查过程
在全国20个省份选取21所院校,应用“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情况数据收集表”,通过网络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科数量、特色或优势学科、学科管理机构、相关规章制度、教师队伍、学科平台建设等学科建设情况.
对7所院校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分别从学科建设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作用、建设与发展情况、队伍及平台建设情况、保障情况、合作交流情况、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走访.
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调查数据和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
1.5 问卷调查质量分析
共发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调查问卷”340份,回收332份,回收率97.6%;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99.1%.以上数据说明这一调查结果是可信赖的.
在调查问卷中有两个问题来体现教师对学校“学科建设”的了解情况,分别是:“您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吗”和“您了解学校的学科规划和发展布局吗”.通过被调查者的回答情况,除了可以了解教师对学校学科建设的了解情况之外,还可以验证教师回答问题的认真程度,如果教师回答这个两个问题的态度是截然相反,就可以认定此问卷为无效问卷.两个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吗”有95.13%选择了“非常了解、了解和了解一点”,对问题“您了解学校的学科规划和发展布局吗”有“84.66%”选择了“非常了解、了解和了解一点”.由此可见参加调研的教师比较了解本校的学科建设情况,表明本问卷的调研结果具有较高效度,对于两个问题回答的结果相近度较大,第一个问题比率95.13%高于第二问题的比率84.66%,也符合第一个问题所问情况更宽泛,第二个问题所了解的情况更深入的特点,也就了解大致情况的人更多,深入的了解具体情况人会少一些.因此,也说明此调查具有较高信度.
2 调查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2.1 学科建设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作用
在调查问卷中有三个问题来体现“学科建设在学校中的作用”,分别是:“您认为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和“您认为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吗”“您参与学科建设的情况”.三个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认为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有95.1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非常重要和重要”;对问题“您认为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吗”有“66.06%”选择了“非常重视和重视”;对问题“您参与学科建设的情况”的回答,57.32%的调查对象偶尔或从不参与学科建设.由此可见,教师认为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很重要,但是教师的参与程度还有提升空间,通过网上数据、以及实地走访情况发现,教师主观上认为的学科建设重要、学校重视学科建设等情况与实际情况存有有一定偏差.
通过“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情况数据”统计发现,在21个被调查的学校中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的是3个,教务处负责学科工作的2个,由科研处负责学科工作的16个;有相关规章制度的学校有4个,其他学校在网上没有查到相关规章制度.所谓的学校重视学科建设也多停留在口头或纸面上,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实际投入等方面有欠缺,学校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程度不高.通过访谈与实地走访发现,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由大中专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时间较短,专业建设意识较强,学科建设意识较弱,部分存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概念混淆现象,将专业建设理解成学科建设,这有可能是导致问卷调查中教师认为学校重视学科建设的原因.
2.2 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
通过“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情况数据”统计发现,在调查的21所院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由专科师范院校合并本地中专院校组建,明确提出应用型办学方向的有16所,办学涵盖10个及以上学科门类的学校6个,9个学科门类的8个,8个学科门类的5个,6个学科门类的2个.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趋同,涵盖学科门类较多,特点特色不突出.
在调查问卷中有三个问题来体现“学科建设建设与发展情况”,分别是:“您认为学校学科建设最欠缺的是”和“您认为目前阶段促进学科发展最关键的是”“您认为目前阶段制约学科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上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认为学校学科建设最欠缺的是”的回答,认为主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定位”“经费投入”“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问题“您认为目前阶段制约您所在学科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的回答,认为主要有“规划和定位不够明确和具体”“经费投入不足”;对问题“您认为目前阶段促进学科发展最关键的是”的回答,主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由此可见,研究对象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相互对应,说明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也说明“学科合理的规划与定位”“经费问题”“人才队伍”问题是困扰着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
2.3 学校学科队伍及平台建设情况
通过“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情况数据”统计了解到被调查的21所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见下表.
其中,有三所学校提到“双师型”教师队伍情况,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与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有13所学校超过60%.被调查学校一般建有和地方产业历史文化相关的省级研究基地或重点实验室,没有国家级基地或实验室.
在调查问卷中有两个问题来体现“学校学科队伍建设情况”,分别是“您所希望的团队组织模式是”“您在学术发展方面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以上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所希望的团队组织模式是”的回答,主要有“有共同志趣的学术共同体”“围绕某一课题组组建的团队”;对问题“您在学术发展方面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的回答是“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给予立项奖励”“学校资助外出进修培训或在职继续教育”.
由此可见,此类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的职称、学历结构有提升空间,“双师型”教师缺乏,研究平台多围绕地方经济社会文化需要进行,教师希望组建志趣相同的研究团队,更希望给予科研经费、研究平台、进修培训方面的支持.
2.4 学科建设的保障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有两个问题来体现“学科建设的保障情况”,分别是:“您所在学科的建设条件”和“您对学科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满意吗”.以上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所在学科的建设条件”的回答,有72.14的人认为“一般或很差”;对问题和“您对学科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满意吗”,有74.35%的人认为“满意或基本满意”;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科研条件满意,但是学科建设的投入不足.
2.5 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交流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通过“您认为您所在的学科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的活跃程度”这个问题来体现“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交流情况”.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认为您所在的学科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的活跃程度”的回答,有46.63的人认为“沉闷或没有任何活动”.由此可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交流还不够活跃.
2.6 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通过“您认为学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来体现“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情况”.问题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对问题“您认为学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的关系”的回答,有59.94%人选择了“非常紧密”或“紧密”.可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紧密,但服务水平有限.
综上所述,结合实地考察调研,可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科建设定位模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趋同,所涉及学科门类齐全,但集中度不高,主攻方向不明确,学科优势特色不明显;2.学科建设能力差.由于长期的专科办学经历,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不被重视,学科建设内涵不清晰,建设能力差,教师参与度低;3.学科的支持功能待开发.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支撑有限;4.学科管理机构制度混乱.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负责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不一,职责划分不清,学科规则制度普遍不健全;5.学科建设投入不足.有限资金使用分散,设备重复购置,基础设施不完备,使用率低;6.学科队伍结构失衡.学科队伍薄弱,教师学术水平不高,领军人物较少,团队建设弱化,教师多进行“单打独斗式”科研,研究平台整体水平较低,与地方的融入度有待提高;7.学术交流不活跃.学术氛围不浓,学术合作交流有待拓展.
3 调查研究的讨论
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无必要强调学科建设问题上,目前存有争议.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学科建设不是主要任务,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多数是从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格转化而来,学科基础薄弱,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处于弱势和劣势,而明确的专业教育是其优势所在.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宜强调学科建设,而应该集中于专业建设.[1]这种观点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也直接导致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不被重視,学科建设定位模糊.客观的讲以上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的确是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面具有优势,在学科建设方面劣势明显.但是,我们能够因噎就要废食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到底需不需学科建设,还要从大学的本源说起,大学究竟是干什么的,这是大学职能来回答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是大学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社会职能的载体,大学四大职能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学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特别是决定着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质量,也决定着社会服务的水平和传承创新文化的能力.离开学科支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最终将是无源之水,很难取得长远发展.仅强调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建设,短期从市场角度看可能有效,但教育不同于经济,其具有迟效性,是需要底蕴的,缺乏学科支撑的专业建设,从长远来看很难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学科间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加强学科建设就不可能做到顺应这个趋势.
除此之外,大学需要名师,有名师才会有名校、名学生,学科水平的提高,才可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也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切实提高服务地方水平.同时,任何大学都有历史积淀,其特色和优势也主要体系在学科上,抓准特色优势打造有影响的学科,可以彰显办学特色,形成办学品牌,并依托学科产生重要的文化引领和支撑作用.可以说,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的根基所在,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无学科则无发展后劲和育人品牌.可以说放弃学科建设,对于处于竞争劣势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无异于是“自废武功”之举.
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进行学科建设是毋庸置疑的,而急需讨论清楚的问题应该是要“什么样的学科建设”和“怎样进行学科建设”.
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特殊性
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的问题上,目标定位模糊不清,行动犹豫不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需要学科建设,但绝不要盲目不清、浪费资源的学科建设,否则有不如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的学科建设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较,其特殊性在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的学科建设,必须要立足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避免走传统大学老路,实现与传统大学的错位竞争.
首先,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催生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定位为应用型大学,其与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是以创造和生产知识为己任的,而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使命是是通过寻找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相结合的生长点培养应用型人才.[2]由此看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主要不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通过传播和应用知识来培养人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须树立的一种观念.[3]从实践看,没有学科支撑的学校更多培养的是仅仅掌握某种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和大国工匠等方面则要捉襟见肘.学科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稳定器,可以引领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方面,有学科支持就可以按照学生需要提供更多高质量、优质的课程;师资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保证,有学科支撑就既可吸引人才,又能培养师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不像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会越搞越高精尖,而是要注重学科建设的广度和应用程度,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和交叉,是越搞越宽广、越搞越实用的.
其次,与专业建设共生发展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在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不可动摇,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当中,专业建设历史悠久具有优势,切忌撇开专业搞学科,或撇开学科搞专业(专业与学科要相互结合).要使学科与专业建设充分融通、共生发展,学科建设可借助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实验条件、产学合作等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专业建设中形成的专业群资源,来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可在特色优势专业基础上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可以利用学科门类多的优势相互交叉融通,根据社会需要,产生新的专业,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应对市场变化.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与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更多地要体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将学科建设要素与专业建设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带头人队伍、学科专业平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形成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的学科体系.[4]
再次,应用性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研究型大学注重基础学科、基础研究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重心应放在应用性学科建设上,在科学研究上也要以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为主导.[5]应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把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6]当然,基础性学科也要适度发展,但学术水平已经不是衡量科研工作的唯一标准,相应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却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
最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大学的发展史上,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形成使得大学真正走出了象牙塔,也使得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中国作为大学建立和发展的后发国家,在大学功能的实现上存有不足,特别是在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方面存有显著短板,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与西方大学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大多数不是属地直管,但建在地市一级的城市或地区,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投入,与地方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具有研究和服务地方的区位优势.这就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发展要紧紧抓住“社会服务”这一大学功能,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历史文化需求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建立校地、校企合作的学科研究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途径
首先,明确学科建设理念.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确立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学科建设的理念与研究型大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学科建设方向定位,切记盲目跟随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路径.一般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要以应用性学科、应用性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支撑功能,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融合.要在学校顶层设计中贯穿全新的学科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改变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通过培训学习转变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要与政府、企业在学科研究方面达成共识.
其次,提升学科建设能力.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短板,加强学科建设能力刻不容缓,首先要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校内各学科要相互融通,形成集群,在集群中找优势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探索依托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建立校内外研究平台;其次要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所在,在兼顾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师资队伍的内引外联,引荐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参与研究教学,还要派遣中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研究工作,创造条件组建研究团队,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最后要加强学科建设机制体制建设,通过机制体制鼓励教师开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
再次,要增加学科建设投入.资金投入是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与专项投入;另一方面,要推动项目从“被动到主动”“做点到做区域”转变.学校要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上门”,做好与地方、企业的对接工作.完善横向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广大教师、科研人员主动到行业企业“找项目寻课题”,全方位开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活动,增加学科建设投入.
最后,强化学科建设环境.学科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宽容、活跃、服务的学科发展环境.一是鼓励学术交流活动,创建学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学术风气.二是要建设一支理念新、作风硬的管理队伍.三是减少办事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组成员搞科研有时间、出成果有机会.[7]
参考文献:
〔1〕〔5〕〔7〕程印学.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策略取向[J].教育研究,2009(12):91,93,94.
〔2〕王洪,高林,楊冰.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J].教育与职业,2006(12):5-6.
〔3〕〔4〕李永久.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5,138.
〔6〕刘晓宝,夏建国.技术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