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玲
【摘要】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智慧,也是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应用的教学方法,都应当量学生力而行,才能让教学起到更好的教学成效。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后作业的设置更应当遵循量力性原则设置。对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的设置展开了论述,探索如何设计分层作业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因材施教 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25-01
一、作业量分层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学生在作业完成的速度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时发现,相同的作业量,学生的完成时间却不同。有的学生在晚上八点半便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却在晚十一点时还未能完成作业,这种统一的作业量的设计对这两种极端的学生都未起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对此,教师在作业量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学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设计,既不让优等生感到“吃不饱”,也不能让后进生感到负担重。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进行作业量的分层。例如,在《平方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作业量上进行分区分。对于能力強、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既可以通过一些概念的辨析题检测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情况,还需要应用一些平方根的计算题帮助学生落实计算问题,以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计算。还可以通过一些情境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并应用平方根的计算探索情境性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在习题的设计上,便可以设置概念辨析题和计算题,帮助学生落实本节课内容的概念和计算,以辅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对于一些应用题、解答题,教师不对学生做命令要求,只是将其作为选做题,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选做。通过这种作业量的分层,教师既让优等生获得对本节课新知更加广泛的应用视野,也能减弱部分学习基础不佳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小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排斥感。通过这种作业量的分层,教师让学生的作业完成也能量力而行,实现了作业教学的因材施教。
二、作业难度分层
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学生在接触到某一习题后,如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在解题成功后,会产生学习成功的喜悦感,这对学生后期解决更加困难的习题树立了自信心,学生有兴趣也有动力去挑战难度更高的习题。而如果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的习题就是十分困难的,那么学生将会对后期的作业完成产生较强的畏惧感,畏难情绪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排斥感。所以,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等问题,并通过作业难度的分层,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而对于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对待“难”的定义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以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对于能力和基础相对较弱的中等学生和后进生,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便可以从最基础的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核心知识点的填空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辨析和落实,从而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设置的习题,则是给学生提供圆的半径和坐标和直线的解析式等,帮助学生落实对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的理解,夯实学生对新知的应用。对于优等生,教师在习题设计中也要遵循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圆和直线距离判断其位置关系出发,逐步增加难度并设置三角形的外切圆和内切圆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度和对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通过如上难度的递增和分层,课后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基础情况,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需求,这种教学方式下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作业评价分层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要基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评价,要按照纵向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给学生以适切性的教学评价。首先,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内容进行客观评价,而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作业完成态度,采用分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立足于学生以往的学习历史进行作业评价。评价时,教师要把握优等生在学习中易出现的眼高手低的现象,以严格、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对待中等学生和后进生,教师则是要以激励为主,在遵循客观性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质量进行对应的等级划分和评语评价,以激励学生以更加热情、更加认真的态度完成自己的作业。
总结
分层作业形式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能力和基础等多方面个性化的因素,让作业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在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和作业评价分层的方式开展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张富鹏.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批阅设计研究[J].亚太教育,2019(04):45-46.
[2]刘桐汐.基于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4):370-372.
[3]乐初拔.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认识与实践[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