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期刊封面图像远古艺术符号研究

2019-09-10 07:22崔之进许纯瑶白光耀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2期

崔之进 许纯瑶 白光耀

摘  要:在艺术人类学与艺术科学的视阈中,借助当代科技手段,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封面图像中,发掘远古图像的艺术价值、精神内涵、时代特征等,研究原始艺术的发源种群、发源动力、价值差异与“非审美”性质;以及古代文明艺术的“交换目的”“神圣力量”、交融关系与民族精神内核;指出现行“原址保护”模式的弊端,并提出研究艺术起源须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及时的“移动保护”。

关键词: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封面图像;原始艺术;象征性行为;非审美性质;民族精神内核;移动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人文社科)基础扶持项目“‘美丽科学’:国际权威期刊封面的视觉表征传播”(2242019S20045)研究成果。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经由实用转向审美、由原始走向现代的久远过程;艺术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也不可缺少“游戏”本能、“模仿”需要、“表现”冲动等要素的推动。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实践活动,如劳动和巫术,但远不止于此。

艺术本身是一种综合现象。因此,研究艺术起源必须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艺术人类学的符号元素,在科学期刊封面图像中出现,表明现如今科学元素已在世界顶级期刊杂志中与艺术人类学擦出思辨的火花。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学、心理学、生物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等都属于艺术人类学的范畴,对受众起到综合教化与审美启发。

科学期刊作为科学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其封面是极具视觉效应的文化载体。研究科学期刊封面的取材及应用,并不断加以改进,能够促进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对科学期刊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融合,便得到现如今的艺术科学[1]。艺术哲学是对艺术的条件、目的、性质的一般研究,以满足人类的求知深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相辅相成,正如康德所阐释的“知觉与概念”的关系——没有理论的事实是模糊的,没有事实的理论是空洞的。因此,在二者结合的视阈中,利用当今以科学方式得到的考古资料,再辅以多元决定论、劳动论、巫术论、模仿论、表现论以及游戏论,对于理解艺术发源,维护艺术载体、以及促进科学艺术的相互融合起到关键作用。

一、原始洞穴壁画的“象征性行为”

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类证据似乎表明,象征性文物在原始社会中出现得相对较晚,大约在4万年前欧洲才突然出现洞穴绘画、雕刻塑像、装饰性骨制工具、骨制与牙制珠宝,以及象牙和贝壳等。但是,过去20年的研究已经严重动摇这种范式经验基础。随着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在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①中,与艺术相关的原始时期象征性活动可被越来越精准地溯源。然而,关于原始艺术的发源种群以及原始艺术的价值定性,“斯芬克斯之谜”的争辩依然持续,且无法终结。

2018年2月23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图像(如图1),来源于西班牙东南沿海地区艾维纳斯(Aviones)洞穴中的原始绘画,这是洞穴侧面岩壁上保留较为完好且形式较为完整的一个局部,由阶梯分隔状图案及人类或动物图案构成,是一种粗犷的单色勾线型象征性符号。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人类进化部的D. L. Hoffmann,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学系的 C. D. Standish教授,以及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学术人员,采用铀钍定年法(U-Th)对画作外层的碳酸盐结壳进行研究,推测这幅由垂直和水平红线组成的阶梯状图像至少有6.4万年(64.8kA)的历史,揭示出伊比利亚洞穴艺术中以尼安德特人为主角的历史起源。至此,西班牙已发现三幅起源于尼安德特人的洞穴壁画,关于“尼安德特人是否为原始艺术真正的发源种群”,以及“尼安德特人洞穴艺术是否存在真正的文化价值”等问题,在相关的学术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考古人员曾在距今7至8万年前的南非中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赭色多孔贝壳,以及蚀刻抽象图案,这被广泛认为是“象征性行为”的考古学典例。象征性行为的出现被理解为解剖学意义上现代人类物种形成的一部分原因,这些物质符号代表着“现代行为”。而最新研究表明,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欧洲旧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存在赭色多孔贝壳,甚至还有红黄两色的着色剂,以及残留着多种色素的贝壳容器。专家对洞穴矿床盖层的流石进行年代测算,判定尼安德特人对贝壳和矿物颜料的象征性使用距今有11.5万至12万年的历史,比已知最早的与现代人类相关的可比证据早2万至4万年。鉴于该发现,我们有可能在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中发现象征性物质文化的根源。象征性行为的出现代表着物种进化的特性;在信息领域中具有功能价值的人工制品是语言存在的体现,也是人类认知的基本体现。

艺术人类学家格罗塞指出,关于艺术起源的争辩永远无法终结,艺术科学的努力方向是探寻真理,但这在现实中很难真正企及;任何科学都无法把自身领域中所有现象全部准确定义,任何艺术人类学研究者都无法把原始艺术中所有问题进行精准说明,因此也就无法构建真正全面的理论框架。在由科学领航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认为所有事情都存在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但是,利用科学仅仅可以表明众多事物中产生的现象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那些看似或于理想中规律地变动着的因素,在任何特定的情境里都远超人类所能感知、测算、猜想的范围。比较前辈艺术哲学家狂热的主观思辨,艺术科学已尽力为我们显示出限于文化的某种形式与艺术的某种形式之间所存在的规律而且固定的关系。科学的说明并不是旧哲学中形而上学的启示,仅仅可以在众多事情经验的表层徘徊,而不可以妄想到达事物的最深处;因而加入利用艺术哲学里面的“形式与关系的内在关系”,或用艺术历史中“起源与发展的驱动要素”来对抗艺术科学,此时艺术科学不仅无法获得答案,还无法认清这些难题。

二、祭祀仪式中的“象征性行为”模式

“中国如何成为中国”,这不仅是一个学术话题,还涉及到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济最活跃的国家如何看待自己及在世界上的作用之核心。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考古学经常被用作我国的一种政治工具,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全新的考古学成果又主动打破经验主义的范式。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一直被认为是黄河中游的周边地区,中原地区的考古遗址也因此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当时艺术水平、生产技术、社会精神及民族精神的最大凭据。而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来自良渚和其他遥远角落的古老而又复杂的艺术与文化也开始讲述关于中国起源的故事。

2009年8月21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如图2),来源自中国东南部良渚出土的祭祀礼器的精美纹饰:人兽玉面雕刻。玉雕上阴刻线与浅浮雕结合,整体观感威严庄重,外轮廓抽象化,对称感极强烈,主体造型鲜明,又遍布细致繁复的线条纹饰。在“Science”特约记者和作家Andrew Lawler此次撰写的“中国新闻焦点研究”专栏中,这件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古文明祭祀活动中象征性行为的缩影,也是传统中华文明所散落的艺术与精神的种子,其中蕴含着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250年的某种神秘的精神信仰,为我们研究“古文明艺术的交融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实物线索,并有助于理解“艺术起源问题”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性导向因素。

商代青铜器上怪异恐怖的纹饰被可作为“辟邪免灾”的心理暗示,这些图像符号既象征着神与魔之间的斗争,也暗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祈求。商朝的饕餮纹是由各种猛兽综合形成的凶恶形象,用于衬托威严的气氛,几乎所有青铜器都以饕餮纹为主纹饰,特别是鼎。饕餮被称作是天地的介质、人神的使者,代表权力、代表鬼神,宗教意义非常强烈,在当时有着神圣地位。商代的夔龙纹象征祖先,表现为近似于龙的动物,多位于饕餮纹两旁,地位远不及饕餮纹,因为当时鬼神崇拜远大于祖先崇拜。凤鸟纹是象征商代人自身的图腾,大多为对称排列,位于饕餮纹周围,从商代的文化、经济、祭祀角度来看,凤鸟纹的地位都远不及夔龙纹,因为当时的图腾崇拜也远不及祖先崇拜。这些布满各种象征性纹饰的商代青铜器,不单单是放东西用的容器,也属于宗庙中的礼器,其使用数量可以展现身份的贵贱,尺寸大小能够显示权力的等级。众所周知,商代青铜器已有完善的制造流程(备泥、制模、制范、装配、浇铸、去范、打磨、制成),以及鲜明的民族性艺术审美表现风格,是当时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的重要物质载体。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商代青铜器作为当时社会背景和民族精神的缩影,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封建奴隶制度的残酷面目和古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殷墟”与“二里头”等黄河遗址,是了解中国首个城市中心的关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未曾受到重视的其他文化领域浩如星辰。显然,区域中心的发展和扩大有助于中国文明的整体构建,这些中心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也可能是理解共同文化如何产生的关键。

三、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模式反思

考古学家参照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的“就地保护”②概念,提出了对“不可移动文物”③进行“原址保护”④的倡导。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都坚称,只有让古遗迹保留原址,才能留下一座城市变迁的依据,其历史人文价值的研究意义十巨大。” 中国就有知名的“长沙120米古城墙原址保护20米”之例。可是,极端气候、贫穷动乱、宗教斗争已对很多远古遗迹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破坏,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移动保护”的可行性,反思“原址保护”存在的弊端。

2012年11月9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如图3),来自于墨西哥尤卡坦卡巴遗址中面具宫殿(Codz Poop)的外墙,墙面整体保存状况良好,缀满象征着雨神查克(El Chultún del dios Chaac)的长鼻面具,体量庞大且数量众多,主体造型与浮雕装饰都带有庄严的威慑感,体现当时易缺水状态下人们对降雨的虔诚祈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Douglas J. Kennett教授,瑞士“地球科学部”(ETH)的Sebastian F. M. Breitenbach专家,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洪都拉斯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气候变化下玛雅政治体系的发展和解体,发现卡巴和普乌克地区的玛雅文明在末次古典时期(公元前800年到1000年)得以蓬勃发展,许多重要遗迹也得以保留至今;而南方的城市则未获此幸运,由于气候变得过于干旱而面临崩溃。提及极端气候,我们通常联想到动植物生存危机,事实上,它对人类文明及历史遗迹的负面影响也绝对不容小觑。

金伯利(Kimberley)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北角,孕育着崎岖的峡谷和史诗般的水道,也是原始“岩石艺术”的发源地,当地土著的宗教信仰和生死观念都在这批“世界上最早的具象绘画”中得到充分展现。可悲的是,这一重要考古遗址已受到气候变化的间接威胁。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在与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作斗争。为应对严重干旱和极端炎热天气带来的火灾风险,州政府已采用燃烧弹和地面焚烧手段,这项防火策略不可避免地损坏了无价的历史遗迹。

象窟(Elephant Cave)位于孟买附近的巴厘岛,由七个布满印度教和佛教雕塑的洞穴组成,被认为是印度教洞穴文化的缩影,这个神秘考古遗址的起源尚未可知,有专家认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5至8世纪。1534年,葡萄牙探险家的发现使遗址重见天日。1970年,大象洞得到整体修复和保护,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世界遗产。可悲的是,这个令人敬畏的考古奇迹现在也已处于危险之中,旅游业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带来潜在威胁,而最具破坏性的因素则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在极端气候的影响下,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应急政策,很可能对历史遗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全球气候变化变暖对原始艺术人文遗存带来的负面影响理应引起国际社会的更高重视,对碳排放的控制和新能源的开发刻不容缓,而与此同时,对关键性“受灾”文物的合理抢救和转移也急需提上日程。

四、结语

基于现当代对艺术起源的热切讨论,以及对艺术遗迹的广泛关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在封面中呈现越来越多的“艺术人类学”元素,并通过艺术与科学的共通之处和相互作用,引导读者的价值取向。根据已发现的远古人文艺术遗迹,借助前人的理论成果和高新科技的力量,以“艺术科学”的方法研究来这些重要的符号,揭示了远古人文艺术背后的的艺术价值、物质基础、精神内涵、时代特征等。

由于科学本身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艺术起源问题依然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但是,基于对各类历史推动力的考量,探究“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信仰”等精神要素对艺术的影响,以及战争、劳动、贸易和封建等级制度等社会因素带来的影响。艺术在漫长的人类实践过程中(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巫术和宗教仪式、游戏、模仿、表现等)诞生,并被赋予“神圣性”“创造性”“实用性”“社会性”等多重特质;也正是因为艺术的存在,人类的社会精神和个体价值才得以完整。

注释:

①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②就地保护(In Situ):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有定义,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就地保护。

③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石窟寺、石刻、壁画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涵盖政治、军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娱乐、劳动、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领域,弥补文字和历史等纪录不足之处。

④原址保护:原址保护是建设工程选址中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一种保护措施;是指在建设工程选址时,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尽可能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就地保留和合理庇护。

参考文献:

[1]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辉,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

作者简介:崔之进,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维也纳大学博士后、东南大学博士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教授。

许纯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白光耀,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