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佳
【摘要】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以核心素养作为设计教学的主体思想,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设计优化教学,以完善对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056-01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内容。其中,数学抽象素养是要求学生能结合复杂的情境提炼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应用数学语言描述表达世界。逻辑推理则是要求学生要应用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数学知识功底,已演化推理已知条件和所要求解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从已知到未知推理的过程。数学建模则是在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时,建立了逻辑关系之后构建出来的数学模型,是逻辑关系在学生思维中的一种意识形态。直观想象是学生借助一定的直观情境或直观模型,对不在眼前的抽象事物进行重新构建的素养。数学运算是指学生应用一定的数学原理、数量关系进行计算运算的能力。数据分析则是在给学生提供一定数据的前提下,学生基于大量数据对其背后的数据规律等进行总结概括,从数据中把握规律、预测趋势、挖掘数据背后蕴含信息的能力素养。在教学中,对于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素养,应当立足于生活元素,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分析世界;对于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对这两种数学素养的培养;对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既需要以严密的思维网络和认知系统构建作为前提,以实现数学模型的建立。同时,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引导学生从数据中探索规律,预测趋势。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1.挖掘生活资源,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从数学情境、问题情境中剥离出数量关系,从情境中剔除无关的数量关系,从生活化或者情景化资源中抽象出其中的数据、数量关系,并结合自己已学的运算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规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最终获得最终的情景化问题答案,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和学习原则。对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落实,更要重视生活化资源的应用,要注重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从而训练学生的抽象素养。例如,在《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问题和数学情境中建立等量关系式,教师必须要构建生活化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对此,教师在新授课环节便可以向学生引入最简单的数学问题情境,如: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 元。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中的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并在已知条件和未知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从而建立等式:0.8x=1980(1+0.1)。随后,教师循序增进问题的难度,分别引入本节内容中的典型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率问题、顺流逆流问题、商品价格问题、周长面积和体积问题等,从这类生活化问题中,逐步训练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辅助学生学会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借助生活化经验直观理解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让学生的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素养同步提升。
2.注重学生参与,训练数学思维能力
知识传授的过程,学生对新知有深刻理解的前提条件,要求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参与过程,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对新知加工的过程,切实帮助学生落实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时需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二次函数y=x2出发,引导学生绘制出函数图像,再通过y=■x2和y=-■x2等函数图像的绘制,初步感知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等性质,从图像的绘制中感知二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绘制的同时,自主总结出二次函数的性质,从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本节内容完成后,当学生熟练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规律后,教师引入抛物问题、商品的利润和售价问题等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开展数学运算,让学生站在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学运算求解出问题的答案,以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绘制、探索规律、总结性质,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随之提升。
3.严密知识结构,培养建模意识
模型思想实际上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网络和思维网络中的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模型思想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应对各类复杂的数学情境,并借助情境中的问题应用严密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解决数学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思维网络的构建,要完善学生的认知系统和认知网络,以辅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严密认知结构。而对于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则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引导学生从数据中探寻规律。例如,在《统计调查》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给呈现一定的抽样调查结构,帮助学生从样本抽样调查中推算全体对象的情况。应用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应用统计调查这一部分模型、利用统计调查分析,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素养。
总结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初中數学教学,更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全方位素养的培养。对此,为了完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挖掘生活化资源、注重学生参与并严密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措施,优化对学生的培养,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与知识水平的同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吴佳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19(17):68.
[2]兰小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