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探寻语文课堂理答之美

2019-09-10 07:22:44许步芸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虾赵州桥铁罐

许步芸

所谓理答,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这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操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负责设计思考问题、投放课堂问题、评价学生回答,自然涉及一个理答的问题,只有深潜其中,对课堂理答展开深度发掘,才能让学生在多重美感熏陶下获得学习智慧。

一、感受课堂理答的情理之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对学生个性阅读认知的最直观解读。学生学习思维呈现差异性,对课堂问题的解读也不会完全一致。教师在对待学生答案时,需要有宽容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即使学生的理解存在问题,甚至是错误。教师都不能武断地给出判断,或者是讽刺、挖苦,要理解学生的认知角度,给出更为温馨的引导和评价,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智慧解读中启动思维,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主动力。

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理答的情理之美,教师需要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并给出巧妙地回答,以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教师为学生布设阅读思考问题:读过课文之后,你能够说一说,喜欢铁罐还是陶罐?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陶罐,而有几个学生却选择了铁罐,教师追问理由,学生的回答呈现个性化。“铁罐虽然没有陶罐有价值,但铁罐能够对自身优势条件有清晰认知,具有勇敢挑战的精神”。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给出了理答处理:铁罐就是“铁”,敢于接受挑战,这种心态是积极的。我们应该学习它的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做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也都不再存在疑问了。

教师对学生个性回答给出巧妙地处理,肯定学生的积极认知,给学生提供更多主观支持,也让其他学生看到了希望,这样的课堂处理具有更高价值。教师能够本着理性的心态对待学生回答,找出学生答案中合理的成分,对学生给出积极鼓励,无疑属于理答的范畴。

二、发掘课堂理答的意境之美

语文教学有学科特点,教师在问题处理时,需要有理答意识,注意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或者是华丽雄伟,或者是小家碧玉,或者是天高海阔,或者是精致闲适,将文本与生本思维进行有效对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核心,感受作者的情绪,接受文化的渗透,达成一种特别的意境之美,让学生在不断认知觉醒中完成思想蜕变。教学工作具有创造性,体现在理答上,可以直观呈现教师的用心和用情。

如教学《赵州桥》,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分析性阅读时,给学生布设思考问题:对课文进行梳理阅读,说说赵州桥有哪些特点?学生开始阅读讨论,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有学生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非常雄伟而坚固。教师给出点赞式评价:答得好,世界闻名、坚固雄伟,我们都感觉到自豪感。说明你对赵州桥的历史地位是非常清楚的,有一颗爱国心;也有学生说,赵州桥坚固而美观,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教师理答:坚固美观、历史悠久,这是对赵州桥最为正确的评价,从赵州桥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凝聚。答案言简意赅,富有诗意。学生在教师评价后,其参与热情更高了。

教师对学生回答给出极高的评价,或深度分析,或高声点赞,给学生带来更多思维启动力,为课堂教学更多生长点。学生对赵州桥有直观了解,

利用关键词进行评价时,能够抓住基本要义,形成了答案亮点,教师抓住这些亮点展开解读,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意境之中,给学生阅读思维提供丰富助力支持。

三、体味课堂理答的圆润之美

教师教学行为有预设,更有创造,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为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教师需要对课堂理答展开科学设计。学生回答问题肯定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恰恰是教学的起点,教师围绕这些因素展开迂回性引导,给学生创设一条走进文本情境的探索之道,无疑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呈现一个完美的圆,体现的正是传统文化中提及的“圆润”之美。

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个性认知,这是最常见的现象。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不同认知给出更多认同性评价。

如教学《小虾》,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梳理性阅读之后,教师为其设计了思考问题:你感觉小虾有趣吗?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的呢?问题抛出后,学生快速展开思考讨论,并给出信息反馈。很多学生都说小虾有趣,作者是一种观察实验形式进行描写的,将小虾写活了。有学生却给出了不同见解:我感觉小虾并不可爱,这小虾脾气太暴躁,彼此之间也不能友好相处,我们当然不能认同这些做法。很显然,学生是钻进了“死胡同”,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偏差性解读。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纠偏评价,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展开解读:有些同学平时也比较顽皮,教师依然喜欢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教师问题进行思考,自然给出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体会教师的心理和表达意图。“有趣”和“可爱”未必要高度一致。

教师针对学生偏差性回答,能够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解读,给学生带来深刻反思,这无疑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理答处理,体现“圆润”之美。教师不是直接判断学生分析对错,给学生留下回旋的余地,这本身就是一种理答技巧的运用。

四、追尋课堂理答的自然之美

教师对学生思维起点有明晰认知,对学生学习心理有到位调查,都可以给出最为自然的引导和启迪,让学生顺利调整学习思维方向,进入学习核心之中,以体现课堂理答的自然之美。

学生回答问题时,带有很强的直感性,有什么说什么,怎么认为就怎么说,这样率真的做法很容易出现一些回答缺失。教师要学会理答处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理答过程中获得学习启迪,以矫正学习思维方向。

如教学《海底世界》,在文本鉴赏过程中,教师给出问题设计:阅读课文之后,你对海底世界有了清晰认知,你能够说说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学生展开热议,个性回答不断涌现。“海底世界真是很奇妙,有海洋植物、海洋动物,其生态特点各异,这里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从学生答案设计可以看出,这个答案太过简单,没有真正将海底世界的奇景描绘出来,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理答处理:海底世界因为有植物、动物才变得奇妙起来,这些植物和动物都是什么样子呢?看来刚才这个同学真是不舍得说,都巧妙地“贪污”了。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都笑起来。学生再次回答这个问题时,自然给出更为全面的解读。

教师利用一句诙谐的评价语言,将学生学习思维成功激活,也将课堂学习气氛调动起来。教师理答未必要讲道理,有时候一个追问、一句玩笑,都可能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思维情境之中,成功打开学生思维大门。

为学生答案作出科学理答,这是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时,需要对课堂问题进行个性回答,教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给学生解读进行科学评价,以充分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崭新学习成长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213000)

猜你喜欢
小虾赵州桥铁罐
铁罐去哪了?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小读者(2023年23期)2024-01-05 12:45:40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堆雪人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铁罐帆船
童话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学了就要用,不用就没用
小虾威武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