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019-09-10 07:22王自强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王自强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模型构建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而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和学习需求,基于此,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夯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根基。因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智力发育的黄金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对学生学好数学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一、形象教学,兴趣导入

由于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意识远远高于理性思维意识,比较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形象化教学的方法,事先制作好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动画或者视频影像,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视频课件,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六个面予以分割,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动画演示功能,使六个面依次按顺序进行组合。当六个面组合为一个整体后,学生就会发现此时的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新的形状。接下来,教师再讲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通过这种动画演示的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形成过程上,会立刻对这种动画演示效果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几何思维,又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活灵活现。

二、游戏教学,活跃气氛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应当适度采取设置小游戏、小活动的教学方法,以活跃教学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消除对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错误认知。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融为一体,这样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对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有帮助。例如,在复习乘除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比较常见的、易于学生参与的“拍七令”小游戏,即事先选择10~15名学生代表,以1~99的数字作为基准数,从第一个学生开始报数,当有人数到含有7或者7的倍数的数字时,则要拍一下手掌,然后下一个学生继续往下报,如果学生报错或者拍错手掌,则视为本轮游戏结束。通过这个小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数字运算知识。

三、互动教学,取长补短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因此,学生的数学成绩会逐步拉开档次,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学生为教学核心,利用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方法,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能够借鉴和吸取优秀学生的成功学习经验,逐步提高数学成绩。互动教学法首先应当结合本堂课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互动学习的方法,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点时,该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学生在刚接触这一定律时往往容易陷入解题瓶颈,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讲述完乘法分配律以后,设置一个课堂讨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得到问题的答案。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45×37+55×37这道数学问题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当学生接收到这个问题后,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因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a+b)c=ac+bc,这道题与公式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是经过小组合作讨论之后,这些学生立刻产生了清晰的解题思路,只要将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反过来,这道题就会迎刃而解。通过这种小组互动讨论的方法,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对于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来说,能够从优秀学生的身上学习到灵活的解题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设疑教学,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是数学教师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设置数学问题时,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针对课堂所学内容引入设疑情境;第二,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原则设置问题;第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客观点评,避免学生进入学习误区而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通过设疑教学法,学生能够针对数学问题自主进行分析、探究,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较大帮助。

例如,以“多边形面积”为例,在讲“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知识点时,教师首先演示图形的转化过程,即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右边,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教师可以将转化步骤写在黑板上面。接下來进入设疑阶段,教师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转换前后的两个图形,当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时,面积是否发生变化?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这种连续设疑的方法,使学生立刻进入思考状态。思考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回答这三个问题。最后,教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还能为掌握和学好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实践教学,能力拓展

小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较强,尤其是新鲜事物或者未知的知识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当中采取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行解决一些具有趣味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数学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能够享受实践过程带来的新奇体验,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使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以移动火柴棍的趣味数学计算题型为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或者多个错误的等式,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学小棒摆出黑板上的题型,再通过移动火柴棍动手实践环节,使黑板上的等式成立。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向学生展示了三道移动火柴棍题型:“针对每一个数学计算式,请同学们只移动两根火柴棍使等式成立,74+2=42,2+1=2,4-1=4。”由于学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趣味题型,因此学习兴致高涨,即刻进入亲自动手实践环节,纷纷拿出数学小棒,摆出黑板上的原始题型,接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和反复实践,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教师需要注意,实践教学需要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与实践时间,教师在设定实践时间时应当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要及学生的主观需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启发教学,方法创新

启发教学法是数学教师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出发点,针对某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全面分析和深入思考,而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能够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对学好数学能够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数学应用题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在遇到应用问题时,很多学生都望而却步,一时间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或者陷入长时间的思考状态,因此教师这时可以扮演辅助指导的角色,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点,正确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激发拓展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必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既需要教师的正确引领,也需要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七、结语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数学教师当下的首要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当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数学知识的精髓,并为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赖梁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培养策略[J].教育界,2019(36).

[2]杜养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

(责任编辑 李芳)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