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阅读促进课堂有效交流

2019-09-10 09:47吴巧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2期
关键词:实效性实践教学小学数学

吴巧仪

【摘要】有效的课堂交流是一堂课真正的意义所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样,数学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以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丰富内容教授和交流信息的转变,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交流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交流过程作出相应评价,从而增强交流的时效性、有效性,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本文着重从增强课堂有效交流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为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有效交流而努力探索。

【关键词】课堂交流;小学数学;实效性;实践教学

数学是一门注重细节的课程,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好学、乐学、充分地融入学习的乐趣之中。但现实的教学现象与这样的要求并不相符,数学教师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下,应该更加注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所在,是教育的新发展方向,也是有效且顺应潮流变化的方法手段。数学交流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沟通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智慧会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侧重性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热情性。但是,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之上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觉得,应该重点关注数学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引起的交流沟通作用。

一、和谐课堂环境,丰富阅读交流

1.促进平等师生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是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的舵手。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从强势的形象位置走出来,走到学生中间,平等地进行学习沟通,在数学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以往居高临下的位置,更好地融入学生中间。平等是人格的平等,是学术的平等。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他们的想法和发现是不成熟的,甚至会表现出一定的幼稚。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小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教辅,这样的指导不仅仅只是对于解题思路和结果的一种解答,同时也是对于小学生的点播和交流,要产生一定的共鸣和震动,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丰富阅读的环境,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教学,享受数学带来的真正乐趣。

2.制造宽松生生交流

一节成功的数学阅读课,需要让学生之间展开良好的交流,这就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而轻松的教学氛围,要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都进行全面的数学阅读,进而达到全班性的课堂交流。只有进行自由的交流,才能在知识的环境中与同伴进行分享与互动,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评价,还可以得到相应的修正和改进,才能真正领会知识意境,产生有价值的发现。但是教师要注意,这样的情境是建立在学生彼此之间的尊重基础上,在与同伴进行数学阅读时,要让小学生知道,“在交流分享前,要组织好语言,精炼的表达清楚自己要说的内容;要做好交流的准备,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而且对于别人的看法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能随波逐流。”这样的要求,可以让小学生学会对于同学间的尊重,更好地开展交流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学生与实践的交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教育部对于教材的编写内容进行了扩充,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发展,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不仅仅是课堂之上,而是扩充到了与教材、多媒体和社会实践之间的交流,数学阅读的模式正在逐渐地变化和改变,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全方位的改进,这就使得学生与知识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全面。这样的交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作为支点,不仅从教材、多媒体和社会中获得知识和启发,还可以进行深一层次的研究和交流,为解决能力的实践性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培养阅读能力,保障课堂交流

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改编最大的特点就是许多新知识的引入和提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的。因此,数学教师想要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到新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数学阅读精心地创设情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好好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画面、声音、动作和背景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达到集中思想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和领会数学知识,达到学生与知识的交流,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2.促进知识重难点的突破

数学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一般是带有共性、概括性和理论性强的知识,但这都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都是以后学习的基础。这些知识主要就是性质、定义、公式和计算等形式的内容,这些重难点的知识一般都是学生在没有数学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因此,会显得比较抽象、复杂、综合,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阅读的教学实际上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教师要将这些晦涩难懂的定理和性质,进行简化和直白的描述,可以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运用小学生懂的思维进行描述,来更好地进行教学交流。

3.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

数学是一门注重思考模式的学科,英国科学家培根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想要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数学内容,就要从基本抓起,小学生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对学生的解析和理解思维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进入误区或牛角尖的时候,可以运用恰当的手段予以及时的点拨和提示,让学生的思维少走弯路,运用最直接的思维来进行解题和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还可以提高思维训练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知识的交流和思路的开阔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4.习题练习巩固知识交流

课后通过习题的联系可以巩固和检查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达到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因此,在课后安排适量的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时必须的,这是对于课上内容的一种课下交流形式是必要的。但是学生在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往往会认为枯燥无趣,时间久了就会感到厌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注意习题模式的改变,运用恰当的形式方式来呈现,改变练习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将数学阅读的时效性延续,保證数学知识的交流沟通,从而提高数学习题的时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设置课堂提问,提高交流质量

1.提问生动化

课堂提问的生动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呆板、老套、直接的提问方法。生动化的提问和教学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动感,在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新奇和惊喜,在寓教于乐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渗入。生动化的提问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上进行相应处理,还要考虑到小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上。生动化的提问还要配合教师的神态、语气和动作,这些因素都是保证课堂提问生动化的必要前提。

2.提问启发性

许多数学教师感慨,学生在数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启发不明、指引不跟,这样的现象让教师非常尴尬和着急。其实,小学生需要的是更多的情感和教学交流,教师要秉持相当的耐心,只要在课堂上做一个有心人,将新讲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提问,加入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启发性言辞,适时的介入,巧妙的引导启发,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达到数学知识的渗透和掌握,小学生就可以更好地领会知识意图,完成老师的提问,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流循环。

四、加强知识体验 促进有效交流

1.生活体验

其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一本书,周围的事物都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认识会影响他们的知识基础,同样也就会导致出现什么样的交流范围。因此,数学教师想要在数学阅读的教学中达到和谐的交流,就要让学校的教育与小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不要出现知识的脱节,在生活体验加强的同时,将数学阅读的知识进行贯穿,达到有效的课堂交流,提升知识的生活体验。

2.合作体验

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是最直接、最真切的知识体验,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远远强烈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中,小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得到了知识的不同领会和理解方向,一些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解决。在合作的学习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获得了自信的精神体验,对于数学阅读的学习会更加深入,得到更好的知识交流。

3.情境体验

书本的内容难免会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很增加很多的情趣,会吸引小学生更好地加入学习,更深刻地得到知识填充。但是对于数学阅读教学这一课程,即使没有多媒体技术的添加,也可以创造出相应理想的情境。老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逼真的标枪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讲述数学故事,让小学生始终处在一个与故事相吻合的环境中,有了情境的创设,就有了相应的体验,课堂的交流质量就会显著提高,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就会变的越来越容易,越来越直接。

总之,注重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能力教学,也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沿袭“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教学实践具体化。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而和谐的教学学习环境,更好地理解小学生的情感和内心,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活动,更好地促进数学知识掌握。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小学生的眼光和能力可以从狭小而幼稚的思维框架中走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求发展进步,让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和交流环境中积极自主的、充满自信地进行知识的交流、问题的交流和能力的交流,以此来改变他们对于问题认识的单一性,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实践和体验交流,让小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得以延伸和发展,在数学阅读中找到更好的交流形式,体会到更全面的数学乐趣,得到一种数学思维的生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翁贤浩.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冷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8).

[3](美)麦克罗斯基.张艳华(译).课堂交流指南——交流在教学和培训中的作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M].四川出版社,2006.

[5]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學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实效性实践教学小学数学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效性探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