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树雄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如此可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學中深受重视。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转化为高效的教学技术,培养祖国的接班人,成为教育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素描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信息技术与中职素描课堂的几个有效融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素描课堂;深度融合;有效教学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在认识事物、探索真知的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他们的原生动力,没有兴趣就失去了学习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使人的大脑时刻处于思考状态,进而维持学习活动的恒久性和有效性。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期的成绩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存在一定的惰性。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几何体素描时,假若教师一开始只向学生展示教科书上的几何体素描作品,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郁闷。而通过3DMAX软件制作几何体的透视结构效果视频,让学生找出几何体的造型比例和构图定位,再让学生画出几何体的外形轮廓,然后再展示几张不同光源的3D几何体效果图,让学生观察几何体明暗关系的变化,并找出光源的位置、几何体投影变化和几何体的明暗交界线,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交互式特点,形成有特色的教学课件,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动静态相间的生态教学情境,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得以有效完成还能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上深入,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素描课堂的教学质量
当前,由于中职学校的素描课程都以大班制为主,对提高素描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一定难度。如,我校一个班大概50名学生,配备2位素描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示范时,后面的学生因距离的问题会导至视野被遮挡,不能完整观看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如果运用实物展台,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通过大屏幕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
素描是一种艺术创造,需要长期坚持的训练才能达成一定的技能,学习素描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切忌浮躁。因此,一节高效的素描课堂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和教材了解、吃透的基础上,融入素描核心素养知识,引导学生要有信心与耐心进行素描学习,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制一些相关视频,结合信息技术恰如其分的声、形,在教学上强化素描教学的视听效果,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美的熏陶,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创作激情。这种教学模式还能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苹果》一课,教师事先把画苹果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对视频进行快进处理,配上悦耳的音乐,再拿到课堂上播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主动状态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可使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并存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小组教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式的学习,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因为小组式的学习就是分工合作,既有独立的学习又有合作的精神,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而组合成不同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进行任务的分配,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补齐学生的劣势,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以进步。素描创作,是考验学生的美术功底又考究学生的艺术涵养,也许有的学生个人创作能力很强,但在整体创作中因不知如何表达而无法实现最好的创作,小组合作可以锻炼学生如何将个人的长处在集体中放大以及“集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既有独立的思维空间,又能保持心理的愉悦,从而创造出佳品。同时,利用实物展台让小组代表上台尝试演练,或将作品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潜能。
四、巧用微课,提升素描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微课应运而生。它有别于传统单一的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教学素材的扩展等的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就是微视频,一般时常为5-8分钟,这是在传统教学资源的类型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利用微课技术进行教学有很多优点。因此,把微课技术运用到素描教学中,有利于强化素描学习的知识点,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素描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玻璃杯”时,教师从玻璃杯的绘画步骤:1.定形(抓住特征);2.打形(形体比例);3.上明暗(黑白关系);4.深入刻画(体积感、质感、空间感);5.画面调整。这五个步骤中进行制作微课。在课堂上,播放这段微课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点。再过任务驱动法,完成下发图纸,小组讨论完成,借助教学课件,指明学习方向,产生学习动力。有了明确的任务,学生就能带着目的自主学习,对所学内容有所认识,意识到问题所在。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和实践练习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或是集体讨论、辩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相互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突破重点难点,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在素描课中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素描教学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素描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所深入的研究,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把信息技术与中职素描课堂融合好,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魏巍.构建中职美术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75).
[2]佚名.试论中职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论文发表,2014.6.7.
[3]薛爱娟.现代微课技术在传统素描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新课程,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