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的错误成就精彩的课堂

2019-09-10 03:46杨小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7期
关键词:板演竖式周长

杨小娟

摘要: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视学生的差错为洪水猛兽。我们应该允许、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让他们在纠错过程中领悟真知,战胜自我,享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课堂上的错误、精彩的课堂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满足于教学流程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的发挥尽善尽美,而视学生的差错为洪水猛兽,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会出现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另一种是急于纠偏,使教学马上回到“正轨”。 “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的错误原因往往是由于学生的认知不足,思维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允许、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并耐心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消除学生因出错而产生的失落、灰心等不良心理,让他们在纠错过程中领悟真知,战胜自我,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育专家也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纠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尝试、探究、创新、超越的过程。我们除了树立正确的错误观,还应巧用这一“财富”,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一、暴露问题,使错误成为新知识教学的着眼点,欲擒故纵。

我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创设情境后,得出算式:21×14,怎么计算呢?学生说出了很多种算法,我让学生独立用竖式去计算,发现有的学生竖式计算正确,有的不正确。在板演时,我并没有让答案正确的学生上台,而是让列竖式错误的孩子上台板演。

学生板演:

当板演的学生把结果写出来时,台下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1×1后得到的1要和十位对齐。”看来,学生中已经有人发现了错误,我就势抓住“为什么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的个位时,得到结果要与十位对齐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讨论,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在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过程中,自然弄清了算理。

二、巧用错误,让错误成为课堂焦点,存异求同

讲完平均数后我出示了课本上的一道题:小河平均水深80厘米,小明不会游泳,他的身高13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有危险吗?此题一出,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有危险,有的说没危险,意见分歧很大。

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认为没危险的同学为A组,认为有危险的同学为B组,双方各请一位代表阐述自己的理由,其他同学随时可以补充。

A组:我认为没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河平均水深是80厘米,人比水位高多了,所以不会有危险。

B组:我认为平均水深80厘米,并不是说小河所有地方水深都是8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很淺,不到8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很深,超过了80厘米。

B组:对,有些地方甚至超过130厘米,或者更深一些,所以我也认为会有危险。

A组:既然有的地方水很浅,不到80厘米,小明在水浅的地方游泳不就没危险了吗?

B组:那到了水很深的地方呢?

A组(略作思考):我认为结论是可能有危险,也可能没危险。

师:经过刚才激烈的争辩,大家已经知道了小明下水游泳是比较危险的,我们也更深一层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了。我们以后在下水之前一定要看清标识,以免发生危险。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没有简单地去评价孰对孰错,而是以错误思维为契机,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说理由、评思路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深化了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逐步实现了知识的理顺和意见的统一。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了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从而激发了学生思辩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将错就错,让错误引领学生走出迷途,曲径通幽。

一节好课正是有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才能让教学过程体现出它的真实性。以学定教,学生的错误恰恰为我们指引了导学的方向,我们不妨就来一个 “将错就错”,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这样既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又能使学生深刻地有突破性地认识到错误所在,有利于自诊自治,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

我在讲“什么是面积”这一节时,我让学生比较两个面积相差较小的图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即是“如果图形的周长长,那它的面积也就大”这样的观点。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同学的肯定。

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看,这还是有其合理性的,确实在很多情况下,周长长的图形或物体,面积确实会大一些。就此我先肯定孩子在以往的学习当中很认真,懂得通过测量来求周长。然后就这个问题开始组织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学具进行验证。

(一)、在方格纸上画面积相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量出周长,比较在面积一样的情况下,周长是否相同。

(二)、用相同的小棒分别摆出两个不同形状的图形,比较周长一样的情况下,面积是否相同。

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如果图形的周长长,那它的面积也就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自然就越来越鲜明了。

四、 透视错误 ,促使教师实践反思,渐入佳境。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由于我们一时的疏忽,也会引发一些“错误”,当学生欣喜地说出自己“别出心裁”的解法时,教师没能及时捕捉学生灵感的小火花。课堂上,教师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轻描淡写”“不屑一顾”……会泯灭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讲长方形的周长时,出示了一个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周长。两个学生分别用“3×2+2×2”、“(3+2)×2”的方法算出周长后,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的方法和他们的都不一样:3×4=12(分米),再减去长方形的宽12-2=10(分米)也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我当时的反应不太积极,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哦,是吗,也可以吧!”就把学生给打发了,等学生带着失望的神情离开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点欠缺了。

课堂上如此的“意外”多了,随之而来的缺憾也就多了。其实,教师不是“神”,偶尔犯错在所难免,但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我们必须多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逐渐达到“少错”的境界。

德国科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所以我们不但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学会捕捉和挖掘教学中各种形式的错误,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善用错误,激活课堂,提高效率,让错误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让美丽的错误成就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育》

2. 《中国教育学刊》

3.《现代中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板演竖式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周长面积变变变
数学课堂中板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循理入法 以理驭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
关注教材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序”
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
弄脏的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