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海
摘 要:针对高中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兴趣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即学校采取体育分项教学的措施,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合理选课,还要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项教学;合理选课;激发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而“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所谓的“关键时期”,其实主要体现在高中阶段。可见高中体育课是培养青少年健康运动的关键一环。那么,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如何?怎样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达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锻炼目的呢?
现代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尤其是高中生,每天学习时间要保持在10小时以上,活动更少。长此以往,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比如跑操晕倒的现象、运动会很少有学生愿意参加400米短跑的尴尬情况,更不用说考验耐力的长跑等项目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很简单,就是严重缺乏锻炼——既没有锻炼的意识,也没有锻炼的行动。试想,没有好的体魄,又哪里来的精力和毅力刻苦学习呢?
而要比较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进行舆论宣传,引起各方重视以外,更要从体育教学方面寻找突破口,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课。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那就是分项教学。
以前,高中体育课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没有性别差异,也没有兴趣选择,一切只能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而且基本都是以活动课为主而缺乏理论课,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知甚少,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喜欢体育课。如果我们也让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根据性别差异、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选择他们喜欢的老师,然后由学校根据选课情况和教师特长来设班,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那么应该就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分项教学呢?
一、要引导学生合理选课,张扬学生个性
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合理选课。但是因为高中生在自主性和独立性上还不够健全,所以在选课时可能还会考虑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会跟随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选择同一项目,这就导致有些大众项目会出现扎堆现象。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两项运动比较轻松有趣且容易操作,所以选择人数较多;篮球和足球属于常规项目,备受男生青睐;排球平时学生接触较少,感兴趣的人也比较少;对于武术,学生最初出于对中国功夫的向往和好奇心,选择的人数会比较多,但是当具体练习过程中老师加进一些柔韧性、协调性的训练时,学生因为怕疼、不愿意吃苦而无法长期坚持;至于田径,学生更觉枯燥、辛苦而几乎无人问津。针对这些情况,学校需要做出正确引导,在报名之前应该告知学生每一项课程的特点及要求,让学生确定自己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张扬个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学校相关专业老师的人数对有些项目的报名人数做具体限制。
二、要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生对于体育的浓厚兴趣通常源自各类竞技比赛、体育游戏、身体素质训练以及体育场馆器械器材。而激发这种兴趣首要的不是让他们立刻去做什么,而是先从理论知识开始,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准确地认识。比如哪些器械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需要注意些什么;某些项目有哪些技战术等等。为了让学生能快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体育课堂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幻灯片缓慢演示示范动作,帮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动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通过直观的形象使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并运用于实践。同时,老师可以举一些比较新的相关事例,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讨论相关内容,比如总结成败原因并引以为戒。在选项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体验运动乐趣式、小组学习式、身体锻炼式、情景模仿式等体育教学模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某些项目的技术与战术并且自觉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比如集体跳绳,老师设定的环节可能只是绕8字跳法,但是在跳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加进去一些自己的创意——边捡标志盘边跳,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难度,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甚至还可以利用余暇时间带动同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另外,學校如果能定期举办各项体育比赛,学生会更积极的参加各种专项训练,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技战术,还有利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谓一举多得
三、体育课不仅追求健康第一,而且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能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能让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课不仅是带领学生进行运动的锻炼课,不仅追求健康第一;它也是一种即时表达自己真实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并做出相应反应的处事态度。体育运动往往不是个人活动而是团体活动,所以学生要在各种经历的基础上从学会生存、做人、合作、创造等视角不断激发和提升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劳逸结合,从而让自己以更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到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之中。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体育分项教学既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继承,也是一种创新,一种华丽蜕变。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体育分项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少勇.体育分项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2(4).
[2]曹剑.对高中体育课合班分项教学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7(14):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