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峰
摘要:思维的形象化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对思维在元认知过程,写作就是作者需要将外界事物内化于主观思维,然后进行布局谋篇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也需要思维调控的,本篇论文重点讨论了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来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写作教学,希望我所阐述的能为同行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写作的过程不仅是需要眼睛来观察外界事物,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观察到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逻辑思维进行呈现,写在纸上的这个过程就能看出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们写作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越来越看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能力。思维的把控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老师只能是在学生交上作文的时候看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但是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问题我们很难追本溯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让学生将大脑中的思维落实到纸上,这时候对于错误的把控老师就有了很好的抓手。那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借助思维导入进行优化作文教学呢?为此,我提出了一下几点策略:
一、以思维导图基础来对单元内的文章进行整合,促进作文教学
写作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最费时费力的部分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体现,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以课文中的素材来丰富学生作为素材,以文章的写法来引导学生的对于写作方法的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同一单元的课文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借助思维导图建构下本单元文章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看到文章写作的共性,又能学到对于不同文章内容写作的个性,将文章中的素材熟练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写大自然风景的,《山中访友》则写了进山一天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山雨》是对山中的一场雨的描写;《草虫村落》是作者以自己的观察来描写了大自然动物的活动内容;《索溪谷的“野”》则是对索溪谷的景象进行的一番描写。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思维导图进行文章内容都的整合,找出幾篇文章描写大自然美的共性,然后在分别看看每一篇文章中都有什么样不同的手法,这样学生就能对作家的写作思路进行体会,长期以往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的运用,而且在进行“大自然美景”的描写中学生就不会面临着无话可写的窘境。
二、文章的谋篇布局要借助思维导图完成
写作文内容的布局是最重要的,否则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也就是说写作的过程是需要思维调控的,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顺序进行谋划,那么文章整体看起来是非常流畅的,该详细的内容详写,该略写的略写,这样才能让人家看出来作文哪里的重点,这种能力绝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的,这个摸索的过程就需要我们教师以思维导图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每一句话应该如何写入到文章中都要在思维导入中进行呈现。
例如,在写“大自然的风景”这篇作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先列一个思维导图,类似提纲,但是绝不是提纲这个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将开头怎么样的引入,应该采用什么形式引入,是排比式引入、还是说理式引入、还是引用名言,这都需要写清楚,然后文章第一段对于每一句话应该怎样安排这里面是我运用几个修辞、几个描写,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写等等。这些看似耽误了教学的时间,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良好的掌握,作为教师看着这张思维导图就能发现学生作文谋篇布局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按照导图进行整合文章内容的时候就简单的多,也让他们体会到了作文写作的快乐。
三、发挥思维导图的拓展性特点,增加文章的内容
思维具有不定性,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其分支能够无限的进行拓展,让学生的在写作时思维可以得到发散,这样就有利于改善学生作文没有内容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都存在很多问题,但多数都是在“瞎编乱造”有时候前一句和后一句都没有任何联系,思维导图的延展性正好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作为的内涵程度。
例如: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学生都注重写事儿,作文一看像流水账一样,在写事的同时要加入些人物描写(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等,这样作文看起来就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一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奠定好扎实的基础,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作文教学以思维导图为工具进行开展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也为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金彪,魏云山,何静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浅谈新时代网络教育下小学作文教育教学的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8(21):0133-00134.
[2]贾广平,李黎明,张贺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课程改革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专版)2018(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