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巧珍 余琼
摘 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的影响。对东莞某高校2575名大一新生实施为期3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前后选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进行测评,并采用自编问卷对新生进行课程满意度及效果评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新生认为心理课对自己的帮助比较大,认为从心理课中可以学习到心理知识,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帮助自己摆脱心理困境;而且发现课程后测大学新生适应性总均分及其他各维度因子均分(除学习适应因子)均显著高于课程前测。因此,总体上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水平,帮助其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生适应;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2-0105-04
大学新生适应指的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与他人、社会、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和谐状态或过程[1]。国内外有研究显示,适应不仅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还会对个体后续发展如学业成功、辍学风险、物质依赖等有着显著的预测力[2-4]。因此,大学新生适应是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时期,如何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目前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及预防大学生自杀等严重危机事件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5-6]。因此,为了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及提升大学生适应水平,本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新生为观测群体,进行课程前后比较研究和课程评价调查,以期为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教育提出建议和策略。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东莞市某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在课程开设前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室统一使用手机扫问卷星二维码进行测试,共调查学生2683人,测量数据导出后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删除回答不认真(测试时间过短)或全部条目选择相同选项的样本,共获得有效数据2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1032名,女生1543名;来自乡村的大学生1372名,城镇1203名;从前上过心理课的学生1784名,从未上过心理课的学生791名。
(二)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CSAS)[7]:由方晓义、沃建中编制,量表由60个条目7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人际关系适应(10个条目)、学习适应(11个条目)、校园生活适应(8个条目)、择业适应(9个条目)、情绪适应(9个条目)、自我适应(8个条目)和满意度(5个条目)。量表选项采用1~5級评分:1(不同意)-5(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示适应性越好,反之表示适应性越差。CCSAS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9,重测信度为0.996。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
(三)实施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共16学时,每周2个学时(90分钟),历时8周,要求全体大一新生必须全程参与。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 (黄艳苹主编)为教材[8],固定由该校心理学专业教师专题授课。具体授课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爱情和心理健康、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自杀与危机干预,共8个专题。课程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形式为辅。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等,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课程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情况及人口学差异比较
1.课程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总体情况。由表1可见,大学生新生的适应性总均分为3.55,位于分值3.5~4.0内。这说明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新生在各维度的均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校园生活适应、学习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校园生活适应得分最高,表示其在校园生活上的适应能力最好,在满意度上的得分最低,表示其对目前的现状不是特别满意。
2.课程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人口学差异比较。由表2可见,大学新生适应性得分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看,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是否上过心理课的新生在总均分和因子均分上均存在差异。其中,不同性别的新生在自我适应、择业适应及满意度维度上的差异显著,男生在自我适应和满意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择业适应上的得分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地的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满意度维度上差异显著,来自城镇的学生的适应能力要优于乡村的学生;是否上过心理课的新生在总均分和因子均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上过心理课的新生的适应能力要优于未上过心理课的新生。
(二)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92.7%的大学新生认为心理课对自己的帮助比较大或很大;有87%的学生认为从心理课中可以学习到心理知识;52.9%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心理困境;75.2%的学生认为学习心理课可以提升心理素质;64%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可以让自己学到一些具体问题的应对技巧。具体见表3。
(三)课程前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比较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前后大学新生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课程后,除学习适应因子外(P>0.05),大学新生在适应性总均分及其他6个维度因子均分都显著高于前测(P<0.01),其中,适应性水平提升度较大的维度依次为自我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具体见表4。
三、讨论
(一)大学新生适应情况及其差异性分析
首先,从总体适应性水平看上,本次调查大学生新生的适应性总均分为3.55,位于分值3.5~4.0内。这说明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可能得益于该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其次,大学新生适应性得分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看,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是否上过心理课的新生在总均分或因子均分上存在差异。其中,不同性别的新生在自我适应、择业适应及满意度维度上的差异显著,男生在自我适应和满意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这与桓晓龙[9]、郭伟等人[10]研究结果部分相同,分析可能与性别角色有关,男生相对女生来说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且男生的承受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女生在择业适应上的得分高于男生,这与张巍巍等人[11]有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女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比较高有关。不同生源地的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满意度及总体适应上差异显著,来自城镇的学生的适应能力要优于乡村的学生,这也支持了朱凌云[12]、王建中[13]的研究结论,原因可能在于来自城镇学生知识面较广,爱好比较广泛,在人际交往及经济条件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而且对于城镇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环境与城镇生活环境背景相近,所感受到的变化和冲击较小,更容易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因此在总体上占优。不同学习背景的新生在总均分和因子均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曾经在中学上过心理课的新生的适应能力要优于未曾上过心理课的新生,这说明中学时的心理课程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是积极正向的而且是深远的,同时也提示了心理课程开设的越早对个体的成长越有利。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影响效果分析
根据大学新生课程评价及课程前后测结果,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上的得分均高于课程前得分,这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水平。大学新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心理学知识,还能够掌握一些摆脱心理困境及应对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心理素质,从而达到自助作用。这与张艳丽[14]、张丽娜[15]、梁舜薇等[16]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对于本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无显著作用的结果,原因可能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有关,由于课程学时问题,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把大学生学习心理与调适专题纳入到课堂教学。但本研究的设计存在不足之处,即由于教学计划缘故,未能设计对照组,尽管大学生前后测的适应水平检验差异显著,但未能真正区分是属于课程教学效果还是随着时间推移个体自然适应的结果,这是本研究将来需要完善的部分。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水平总体良好,大学新生各群体间的适应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为今后学校主管部门针对不同的新生群体采取个性化的方案,提高其的适应水平提供了依据,如针对来自乡村的新生,应及时引导他们熟悉校园及周边生活环境,同时应从校园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提供帮助指导,减轻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冲击,让其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等等。另外,新生学习心理课程有利于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水平,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应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规范心理课程的设置,如增加课程学时,尽早开设心理课程等,以预防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大学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萍.社会发展与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08,27(1):1-5.
[2]陈福侠,樊富珉.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94-1896.
[3]Calmes SM,Laux JM,Scott HL,et al.Childhood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Substance Dependence[J]. Journal of Addictions & Offender Counseling,2013,34(2):70.
[4]王斐,许燕,张宏宇.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沉浸与大学适应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5-1227.
[5]胡邓,张晓京,文书锋.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课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z1):23-24.
[6]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7]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建中,等.《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8]黄艳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246.
[9]桓晓龙,于琪.大一新生适应状况比较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12(4):215-218.
[10]郭伟,胡一文,杨涛,等.某综合性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1):42-45.
[11]张巍巍,张灵聪.漳州师院大一学生适应现状调查[J].內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2):73-76.
[12]朱凌云,李健.大学新生适应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416-421.
[13]王建中,吴瑞林.城乡差异对大学新生适应状况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1(9):78-81.
[14]张艳丽.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求知导刊,2016(2):40-41.
[15]张丽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以包头医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 2016(20):222-223.
[16]梁舜薇,赵静波,赵久波.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情绪及寻求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8):745-748.
责任编辑 姜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