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文化法制建设研究

2019-09-10 07:22廖欢
关键词:价值意蕴新时代

廖欢

摘  要: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是重塑当前时代文化发展思想的思想指导,又是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人类新型文明伟大实践的宝贵成果。推动和完善新时代中国文化法制建设不仅是政治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内核要求。完善新时代文化立法, 促进“文化润养”下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2-0085-04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它既是重塑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权威指导,又是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人类新型文明的伟大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它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塑造了中国精神文化气质,为美好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有着极其深刻的政治和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的内涵阐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在我国已有的文化法制建设基础上,不断地完善文化立法的具体内容,以促进新时代文化发展。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并发展中国近代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形成的新时代文化。它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在文化建设上的宣言,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念设计,是对文化领域里的时代思维范式、战略目标等的总结。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为中国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根本遵循。因此,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的内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新时代文化发展政治要求

从政治要求的角度上看,完善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对我国文化事业进行的科学判断与凝练,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是一个时空概念,是研究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的现实起点,标志着社会文化全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新时代是一个政治要求,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新的法制基础,为文化法制建设注入了新的法制元素,使文化引领、文化发展、文化目标等概念有了新的逻辑阐释。中国共产党执政之所以能够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就拥有强有力的文化引领力量。

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赋予了文化实践行为更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文化法制建设是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既有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也有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革转型;既是对世情深刻变化的认识,也是对国情深刻变化的研判,更是对党情深刻变化的考虑。究其根本,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美好生活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新时代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化提供了逻辑遵循。因此,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正是文化实践活动的时代需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成就也引来一些西方国家侧目,“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炒作不绝于耳。面对新的历史发展形势,不断拓展和完善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面对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和坚定中国文化发展的步伐的时代要求。这就使得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政治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3]

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使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属性。坚持文化法制建设的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做文化战略决策的基本原则。文化法制建设的政治性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共产党凭借政治优势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意识形态建设对国家的发展轨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前进的方向及其发展道路。换言之,一个国家无论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都必须毫不含糊地掌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这也是新时代文化发展思想的政治逻辑、政治伦理和政治原则,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是政府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文化法制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内核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性建构。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内核,其所涵盖的理想信念、文化价值引领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认同。新时代文化思想恰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与创造力。因此,形成国家治理的文化認同法律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政治治理代表着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水平,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当前中国政治治理的现实需要。在影响政治治理成效的多种因素中,文化思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政治治理既是人类思想意识与行为活动的产物,又反过来不断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活动。十九大通过决议再次提出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政治对于人们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同样会产生影响。政治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亦成为新时代社会生活文化主要特征之一。

在经济治理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特征。当前,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必将越来愈大,这就需要改革引领者不但要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更需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付出的精神。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将这样一个个精神的“集合体”变为社会成员的“精神坐标”。在文化法规的指引下,改革者、建设者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必将获得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保障。

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是关键一环。当前的社会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征。因此,要实现社会治理设定的理想目标,不仅仅需要社会法律制度的规范,更需要社会文化、价值理念上的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4]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发挥着整合力量、凝聚共识的作用,发挥着对社会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认同的整合作用,以实现塑造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促使社会公民形成主流价值观的目标。

二、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的价值意蕴

历史的发展证明,建立完善的国家文化发展法律体系是确保人类社会文明前进的强大推力和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和根基所在。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坚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现“文化润养”下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为世界不同文化融合提供中国智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5]这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要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文化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也正是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根本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和外部形势,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法律体系。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宝库,更在法律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时代任务上说,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文化兴国战略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法制规范与引导,是基于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及国际形势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它的产生和出现是对中国梦何以实现的解释与回应,体现出了文化建设的最新逻辑框架,同时也从实践上为做好文化安全建设提供了基本原则,有助于从根本上为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确保马克思文化观、列宁文化观、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文化引领核心地位的法律保障。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源泉,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彰显。亨廷顿曾指出:“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属,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泛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文明既根据一些共同的客观因素来界定,如祖先、语言、历史、宗教、习俗、价值观、体制,也根据人们主观的自我认同来界定。”[6]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确保中国文明能够凝结民族意识,同时铸就国家强盛,使中国文明正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呈现于世。

从方法论分析,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坚持“人本主义”原则,目的是“服务人民”;新时代文化法制应对多元文化的要领是“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对待宗教的政策是“信仰自由”,方针是“积极引导”;新时代文化法制手段运用为“注重艺术,春风化雨”;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作风展现的是“实干创新,加强监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了“辩证扬弃地继承”、“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反对教条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相结合。

(二)确保“文化润养”下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根本宗旨,是推动社会全方位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性指向。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为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润养,这也是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重要的价值体现。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通过激发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凝聚文化共识,确立新时代社会的“精气神”,从而极大地推进公民素养的持续提升,使社会个体得以全面发展,以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使“文化”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应着眼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法制角度确保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物质与精神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成员个人成长发展方面,一部分社会成员价值追求、社会价值理念偏离现象逐渐显现。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如何进行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确保创造出具有感召力的文化作品,加强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继承并发扬革命文化的坚毅品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新时代文化观对生活成员个体的现实需求,也是文化法制建设的价值所在。

(三)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为世界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不但支撑大国崛起,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融合发展上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来源。文化法制建设中所体现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原则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个民族不能离开属于自己历史原点,否则会导向历史虚无主义;民族文化是由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基因决定的。中华文化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合文化思想等等,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精华,集中体现在儒家提倡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伦理思想中,强调克已复礼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7]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中的容忍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革除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腐朽的部分文化势在必行。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坚持用创新方法,创造性地改变陈规陋习,大力继承与弘扬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的传统良风美俗,通过中国价值的重塑来实现超越,形成大国国民的价值观。一直以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思想促使我们不断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为我们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关于文明的未来走向,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强调以文明承载形式的国际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焦点。这种观点低估了文化之交流合作甚至融合的可能。习近平则明确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是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的基本价值遵循。

新时代文化法制体现了建立在以“仁”为本之上的“律已”的道德要求。它作为调节不同文化间关系的一条准则,使得不同文化得以和谐相处。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是在把握世界发展格局变化趋势下提出来的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蕴含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博大精深的智慧,体现了大国的文化发展理念,具有永恒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同样可以转化为物质利益,以促进国家合作;道德层面的共同性促进各文明和平交往,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以产生共同的认识。完善新时代文化立法,推动新时代文化法制建设无疑为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中国的智慧。

参考文献:

[1][2]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4.

[3][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163.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

[6](美)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刘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22.

[7]李亚欧,欧娜.试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启示[J].学理论,2010(05):13-14.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新时代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