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辉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未成熟的、纯真的、独特的,正处于日益完善的阶段。劳动作为具有自身特性的教化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助益。
劳动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的成长,促成学生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在劳动中,学生的生活能力会获得提升,学生的理智力会得到培养。劳动将伴随学生的成长过程,且赋予他们完善自我的不竭动力。目前劳动教育虽然存在,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反映在人们对劳动教育存在误解,没有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没有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质,更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很好地贯彻劳动教育的精神。
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如何得以鲜明地体现?学生的劳动精神怎么全面地培育?这是需要我们去反思并积极探讨的教育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劳动教育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学生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中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的重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邓小平也曾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国《教育法》第五条中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其内涵。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体力付出,它必须有精神的涵养。真正的劳动教育是将劳动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视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着眼于培育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最终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劳动、尊重劳动、投身劳动的良好氛围。
当下要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异化的表现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益方式,但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却存在着异化的现象:一是劳动教育存在着劳动单调化的问题,学生只是机械地、随意地劳动,劳动的严肃性则相对缺失;二是学生没有在劳动中获得自我认同,劳动的教育性没有得以体现;三是劳动成了强制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了教育者手中的棍棒……这一切将使学生渐渐地远离本属于他们的自由的、快乐的、美好的劳动领域,而趋向于单一化、刻板化、形式化以及僵化的活动。笔者归纳了三种较为典型的劳动教育的异化形式。
劳动异化为惩罚的手段。学生犯了错,老师令其每天做值日,打扫卫生区,脏活、苦活、累活,都让犯错误的学生来做,这必将在学生内心留下阴影,使他们对劳动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憎恶劳动、反感劳动、逃避劳动的情绪将在学生心中愈加强烈,如若对学生而言,“劳动”與“丢失名誉”划上等号,必将致使学生消极地看待劳动,从而逐渐远离劳动。
劳动异化为规训的方式。有的教育者将劳动作为限制学生自由的一种方式,剥夺了学生自由展示的机会。活泼好动的学生往往被视为班级的不安定因素。教育者为了维护所谓的秩序,给这些学生安排劳动任务,将学生限定在狭小的领域里,限制、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在规训化的劳动中,教育者没有从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发展方向出发,而是将劳动作为压制学生的手段,控制学生的自主性,这无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性,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劳动异化为追逐利益的工具。如果学校的劳动教育围绕获利展开,学生则也会为了获得奖励才去进行劳动。利益的追逐将扭曲学生的价值取向,如此劳动无法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扶梯,反而会变成损害学生心灵的工具,必将导致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情绪,逐渐逃离劳动。
劳动教育异化背后的缘由
劳动教育存在异化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形成了错误的甚至是扭曲的劳动教育观,势必会导致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当前社会,依然存在鄙视劳动、轻视劳动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体脑差别、轻视体力劳动的问题。孔子就反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把“请学稼”“请学为圃”的樊迟斥为“小人”。孟子反对战国时期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认为,机械的工作是道德修养的阻碍。然而,时至今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大众的思想。社会上重视脑力劳动者,轻视体力劳动者,其各自在社会上的地位有所差异,资源占有也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力劳动受到人们的轻视,很多学生蔑视劳动,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当农民。这说明学生对劳动的内涵、意义以及精神实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其逐步地理解劳动的意义,从而正视劳动、认可劳动、喜欢劳动,最终将劳动作为个人学习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家长的传统观念导致了他们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误解,以至于轻视体力劳动、排斥体力劳动、歪曲体力劳动。当下的问题不是脑力劳动不够,而是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却相对缺乏。学校教育更偏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受纳,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劳动的积极意义。轻视劳动教育,主要源于观念上没有认清劳动的本质,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教育价值,没有形成尊重劳动的氛围,不尊重从事劳动的人。这就可能导致学生懒惰、懈怠,轻率地对待物质资源与精神财富,从而会对社会公正产生消极的影响。精神生活和劳动生活的这种分离,必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回归本真的劳动教育
教育者应懂得,适度的劳动具有丰富的教化之意。教育者应积极挖掘劳动教育这一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无穷魅力。
劳动教育要回归学生世界。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会逐步懂得,生活的幸福在于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创造价值。学校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劳动实践,一方面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分享劳动的喜悦,从而强化劳动体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者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适度的劳动任务,使他们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价值,也在劳动中学会为人处事,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完善的人。
勞动教育要回归课程领域。学校应通过开设多种蕴含教育意义的劳动课程,强化劳动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人才培养。在具体实施中,教育者应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如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种植、机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同时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坚定学生的劳动信念,实现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劳动教育要回归具体实践。学校可通过开展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班务与校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工艺劳动、社区劳动及公益劳动等活动,将学生引向劳动世界。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共青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依据实际情况,城镇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地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质,挖掘劳动教育中的教育价值,克服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推动劳动教育回归本意。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梦茜